1916年,36岁张宗昌谎称外出,不想,他却突然折返回家,悄悄靠近妻子袁书娥房间

青史如烟啊 2025-04-02 10:47:09

1916年,36岁张宗昌谎称外出,不想,他却突然折返回家,悄悄靠近妻子袁书娥房间,竖起耳朵听到两人正翻云覆雨,他一脚踹门而入:“我看你是活腻歪了!”反手就是一枪。

不过没打中,应该是没想打中,他可是“神槍手”!从此,这人再没上过门。

张宗昌对袁书娥内心是愧疚的,他娶了小姨子,便不再追究此事。

自此,张宗昌一直尊着她,让底下的姨太太们都敬她,但是,两个人再无情感交流。

张宗昌山东掖县人,投靠张作霖后,成为奉系头目之一,而后迅速发迹,家财万贯,长期控制山东一带,人称“山东王”。

张宗昌的第一任妻子贾氏,是他离家之前就定亲的,两人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有一儿半女,张宗昌发迹之后她才被接到身边。

当他遇到袁书娥时,眼前一亮,不仅面貌甜美,而且1.75米的高挑身材,备受瞩目。见过袁书娥后,张宗昌的脑海里时常出现她的靚影。

那时他22岁,她14岁,豆蔻年华,张宗昌在心里发誓一定把她娶到手。

婚后,两人非常恩爱,张宗昌出门回来,袁书娥都到门口迎接。一进门来不及放下手中的东西,先与袁书娥抱上一抱,腻歪一番,被帅气老公一抱,袁书娥心里美滋滋地。

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1916年张宗昌在南京遇刺,他没有被击中,贾氏却意外殒命。

原配没了,位子不能空着,于是,袁书娥成为张宗昌妻子的不二人选。

袁书娥与张宗昌共孕育6个孩子,就凭为他生了这么多孩子,再加上张宗昌的宠爱,她很快被扶正。

袁书娥一度成为张宗昌的独宠,她以为自己是张宗昌此生的偏爱,谁料,后院却起火。这“放火”之人,竟是亲妹妹袁中娥。

妹妹比袁书娥小3岁,袁书娥刚结婚时她还是一个小丫头,没想到,如今却出落得水灵标致,亭亭玉立。

她常到姐姐家走动,除了看姐姐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看姐夫。姐夫又高又帅,在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心里,埋下了暗恋的种子。

姐夫对小姨子也是春心萌动,一来二去,小姨子直接投怀送抱,尽管不如姐姐漂亮,但是,谁不爱年轻貌美的女子呢!

没想到,小姨子青春悸动,点燃了张宗昌的心火,两人竟瞒着袁书娥私会。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姐姐发现了他们的苟且之事,袁书娥当即与妹妹撕破脸,姐妹俩从此形如陌路。

袁书娥这么一闹,张宗昌也觉得,作为姐夫喜欢小姨子,这样下去实在无脸面对妻子,只好把这份爱意深埋心底。

但是,事情完全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妹妹袁中娥竟以绝食相逼,扬言:非姐夫不嫁!连续7天不吃不喝,竟饿得晕倒在地。

张宗昌既暗自高兴,又感动。竟不顾妻子反对,操办婚礼,袁中娥苦肉计得逞。

小姨子是称心如意了,姐姐却愤恨至极,从此,姐妹俩经常吵闹。张宗昌被折磨得耐心全无,经常借故外出,不常回家。

没想到,袁书娥却做出了另外的选择。

袁书娥为报复张宗昌,找了一个处处不如张宗昌的男人。

此人姓贾,是个瘸子,人称“贾瘸子”,他早就瞄上了袁书娥,趁机引诱袁书娥。

袁书娥其实看不上贾瘸子,但是,她恨张宗昌娶了亲妹妹,所以,她并没有拒绝贾瘸子。

张宗昌不在家时,两人竟无所顾忌住在了一起,还生了一个女儿张春梅。后来,他从管家口中才得知。

他拍案而起,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枪没有打中,贾瘸子慌不择路,不顾腿脚不便,跳墙逃走,从此,再未上门。

张宗昌打贾瘸子那一枪,虽没打中,但是却打断了两个人的深情。

他不是打不中,他只是吓唬他们。毕竟,是他先负了袁书娥!

张宗昌没有追究袁书娥给自己戴绿帽子,但自此,张宗昌疯狂纳妾,一生纳妾共23位,她们多是风尘女子。

而张宗昌并不是真心喜欢她们,新鲜劲儿一过,就再也不搭理她们。

她们与张宗昌也没有子女,她们来到张府没多久就选择离 婚。令人意外的是,张宗昌没有强求她们留下,反而允许她们另寻良配。

在这23位姨太太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后成为了评剧皇后。不过,这都是在张宗昌被行刺后的事儿了。

袁书娥看着丈夫身边,女子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心灰意冷,孤独地生活着。

1932年,张宗昌被刺身亡。不到半年,袁中娥就改嫁他人。袁书娥则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沈阳,靠经营一家当铺为生。

袁书娥多年来一直郁郁寡欢,心结一直没有打开,苦闷压抑。每天只吃一顿饭,常跑到阳台上哭泣,她到底还是爱着张宗昌。1944年,病逝。

对于张宗昌来说,他疯狂纳妾,女人连衣裳都不如,随便寻个女人,不过是借此慰藉空虚的精神罢了。

但是,对于袁书娥来说,付出真心却遭到深爱之人和亲人的背叛,她不仅是意难平,心里更恨,有多爱就有多恨。

张宗昌与袁书娥原本相爱,一方背叛,另一方没有选择离开,却选择用相同方式报复。心里明明爱着,却折磨对方,也是消耗自己。

有时候要明白,不管是哪方背叛了婚姻,都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去报复。

只有好好爱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才是对自己的最爱。学会取悦自己,回报自己,才会生活得更坦然。

0 阅读:1098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