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郭婉莹躺在医院难产,当她疼的死去活来时,她丈夫却和别的女人在约会。几天后,郭婉莹对丈夫说了几个字,丈夫就乖乖回家了。 郭婉莹,又叫黛西,在澳大利亚悉尼出生长大。6岁时,她跟随父亲回到上海。父亲创办了永安百货,郭婉莹则入读上海中西女塾学校。 在这里,郭婉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她考入了燕京大学,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来自清华大学的才子吴毓骧。 吴毓骧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是众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郭婉莹认定吴毓骧是自己心中理想夫婿。 吴毓骧也被郭婉莹的气质所吸引,二人情投意合,很快举办了婚礼。 婚后,郭婉莹和朋友开办了一家服装沙龙,丈夫则在牛奶厂工作。工作地点虽然不一样,但二人常常会一起出门上班,下班后手挽手地回家,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然而美好的爱情背后,往往蕴藏着危机,以为嫁给爱情的郭婉莹,没多久就面临婚姻危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婉莹的服装沙龙被迫关闭,丈夫的牛奶厂也被炸毁,二人生活因此陷入了困境。 丈夫无法面对家中的困境,整日在外消遣,到处沾花惹草。 不久,吴毓骧和一个寡妇呆在了一起。郭婉莹生孩子时,丈夫不在身旁,却在情人家中约会。 得知丈夫背叛了自己,郭婉莹深知:靠自己争取来的爱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走下去。她没有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大哭大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她知道,撒泼解决不了问题,需要以智取胜。 生完孩子没几天,她着精致的妆容,优雅从容地找到寡妇家。当寡妇打开房门时,她看到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丈夫。 郭婉莹没有哭闹,她相信丈夫是因为生活艰难,一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因此她了选择原谅。 她温柔地对丈夫说:“该回家了。” 丈夫怔住了,他难以相信妻子刚生完孩子,竟然还能如此淡定从容,保持和从前一样的优雅美丽。 面对妻子的大度容忍,吴毓骧羞愧难当,决定洗心革面,和妻子好好生活。 抗战胜利后,吴毓骧抓住了机会,做起了医疗机械生意,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郭婉莹本有机会与家人一同移居国外,但是她坚定地选择与丈夫留在了国内。 然而,让她没想到是,幸福的日子没过上多久,困难接踵而至。 特殊年代,丈夫因为身份问题被打倒,资产被没收。郭婉莹被下放到农场,白天做苦力,晚上则睡在鸭棚猪圈,昔日锦衣玉食的郭家四小姐成了苦力工。 身边的亲朋都为她觉得惋惜,郭婉莹却开玩笑说:“白天干重活,吃饭吃得少点,有利于保持身材。” 无论生活怎么艰难,郭婉莹始终保持得体优雅的气质,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收什么。 就像作家程乃珊说的一样:“名媛中的贵族,贵族的‘贵’,不在锦衣玉食、奴仆成群,而在不用其一贯遵循的人文价值原则作交易,竭力维护自己在平民中的表率风范。” 郭婉莹就是这样的人。经历多年的苦难后,她迎来了希望。她被聘请到研究所教英文,当上一名英语老师。 面对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她只字不提,“我不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苦展览给别人看。” 即便到了晚年,她也一直保持着精致的妆容,仍然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优雅气质不减。 1998年,这位优雅而传奇的女子,对照顾她的家人说:“怎么从来没感到这么累过……”她在睡梦中,默默离开了这个世界。 按照她生前的遗言,家人把她遗体捐给了医学院。 郭婉莹的一生犹如传奇。当爱情失去,当财富不再,当困难来临,她仍能保持不失态,而是优雅地度过一生,这就是郭婉莹。
1943年,郭婉莹躺在医院难产,当她疼的死去活来时,她丈夫却和别的女人在约会。几
百年战争录
2025-04-02 11:32:23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