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冬天,日寇占据高邑城,有敌兵两名,到东张村寻找妇女泄欲,只找到张石岩的老婆,正在强奸时,恰好张石岩回来看见了,抑止不住愤怒,便用锄头将两个日寇打死。事后日寇知悉,派兵将该村包围,抓住30多人投在井里淹死。
1937年冬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河北高邑城,东张村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也未能幸免。那时候,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每一寸土地,村民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两名日寇士兵闯进村子,带着肮脏的目的四处搜寻妇女,结果盯上了张石岩的老婆。当时,她孤零零在家,面对敌兵的暴行毫无还手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张石岩从田里回来,看到这一幕,血气直冲脑门。他没多想,顺手抓起身边的锄头,狠狠砸向那两个日寇,直接把他们打死。这不是什么传奇故事,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在绝望中爆发的反抗。
张石岩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日寇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知道了消息,恼羞成怒之下派兵报复。他们包围了东张村,像抓牲口一样逮人,不管老少,也不问缘由,直接抓了30多个村民。这些人被押到村边的井旁,一个个被扔下去,活活淹死。那口井成了村里永远的伤疤,冰冷的水吞没了无辜的生命,也埋葬了村民对和平的最后一点幻想。这不是什么夸张的渲染,就是赤裸裸的事实,战争就是这么残忍。
张石岩的行为,说不上是英雄还是莽夫。他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啥文化,更没啥大志向。他打死日寇,不是为了当什么抗日英雄,就是单纯咽不下那口气。他的老婆被欺负,他不拼一把还是人吗?可这一拼,却搭上了30多条人命。这代价太大了,大到让人喘不过气。你说他错了吗?他只是想护住自己的家。可现实呢?日寇根本不讲道理,他们眼里,村民的命贱得跟草芥一样。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憋屈得慌。
东张村的惨剧,不是个例。那时候,日寇在中国烧杀抢掠,干的坏事多了去了。高邑城被占后,周边村子没少遭殃。东张村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张石岩的举动,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了块石头,激起涟漪,却也引来了灭顶之灾。当时的村民,日子过得苦哈哈,粮食被抢光,房子被烧毁,还要提心吊胆防着日寇的骚扰。张石岩的老婆被盯上,不是她运气差,而是那时候的女人,太容易成为目标了。战争把人性最丑恶的一面全撕开了。
再说说张石岩打死日寇这事。其实,他能干掉两个敌兵,也不完全是运气。锄头是农民最趁手的家伙,干农活练出来的力气,抡起来可不轻。那两个日寇估计也没想到,一个农民敢反抗,还下这么狠的手。可惜,这点反抗在日寇的铁蹄面前,太微不足道了。日寇报复起来,根本不分青红皂白,他们就是要杀鸡儆猴,让其他村子不敢动歪心思。30多条人命,就这么成了张石岩怒火的代价。这事听着让人牙痒痒,可这就是那时候的现实。
这事过后,东张村彻底变了样。活下来的人,心都凉了半截。那口井成了村里的禁忌,谁也不敢靠近。活着的人得接着过日子,可谁心里没点阴影呢?张石岩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哪去。要么被日寇抓走,要么躲起来苟活,总之没啥好结果。他的老婆倒是保住了,可村里那30多条命,成了他们夫妻俩一辈子甩不掉的包袱。
东张村的惨案,后来慢慢传开了。附近村子的人听说了,都觉得张石岩这人有点种,可也怕得要死。谁也不想自家村子步后尘。这事成了个警钟,提醒大家,日寇不是好惹的。可与此同时,张石岩的胆量,也让一些人心里的火苗烧得更旺了。抗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老百姓的血性,就是这么一点点攒起来的。东张村的血,没白流,它让更多人看清了日寇的真面目。
零和
AI文吗?什么狗屁逻辑?!
深海绿涛 回复 04-03 10:46
是
替天行道
有点俄粉的逻辑。乌克兰不应该抵抗,否则不能死这么多人。
绿水清音
这种狗屁文章,想宣传什么?
用户14xxx07
对日本只有仇恨
用户17xxx07
锄头抡死两个鬼子没有错!只不过鬼子更残暴而已!不过如果以后我们国家军事更强大的话,也一样可以对日本更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