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日军对一个富家少爷用尽酷刑,可四肢残废的少爷愣是一言不发,日军竟然扑

星辰点点照亮路 2025-04-02 17:47:39

1933年,日军对一个富家少爷用尽酷刑,可四肢残废的少爷愣是一言不发,日军竟然扑通跪下:“求求你了!救救我吧!” 白子峰,年少时,他靠着家庭的良田百亩和丰厚家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日军铁蹄踏破白山黑水,村庄陷入恐怖,百姓民不聊生。 白子峰亲眼目睹,痛彻心扉。 他毅然决定,舍弃安逸生活,投身抗日。 54岁的白子峰带头将家中的田地分给乡亲,组织村民抵抗日军。 他对乡亲们说:“把鬼子赶走,我们才有未来!” 一时间,这个富家少爷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他的次子白璞珍和侄子白璞林都选择追随他,加入了抗日救国军。 这对年轻人是白子峰的左膀右臂。 白璞珍年纪轻轻,却拥有过人的胆识和行动力; 白璞林则足智多谋,擅长策划战斗。 在家族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迅速壮大,成为日军的眼中钉。 然而,抗争的路从来不是平坦的。 1933年,白璞珍和白璞林先后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 白子峰亲手掩埋了他们的尸体,流着泪说:“你们安心走,我还要带着乡亲们继续斗下去!” 这一家人的牺牲,让人动容。 他们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谱写了东北抗日史上最震撼的一页。 1932年,白子峰加入抗日救国军,并迅速在队伍中崭露头角。 他用自己的声望和财力帮助部队购置武器,还吸纳了许多像“大刀会”“金山好”这样的民间武装。 在一次次战斗中,“火烧上甸子”成为让日伪军闻风丧胆的经典一役。 上甸子村是汉奸程子元的巢穴,他多次为日军提供抗日救国军的情报,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心腹大患。 白子峰果断出击,带领三十多名战士夜袭程家大院。 他们用火攻的方式,直接烧毁了敌人的老巢。 程子元虽侥幸逃脱,但这场战斗重创了汉奸武装,给了敌人当头一棒。 从此,白子峰的名字传遍了东北乡村,他成了百姓口中的“抗日英雄”。 那时,整个东北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像他一样的无名英雄。 邓铁梅,是东北民众自卫军的领袖,与白子峰并肩战斗。 他组建了抗日义勇军,还创立了军官学校,培养了无数抗日骨干力量。 即使在被捕后,邓铁梅也未曾屈服,最终壮烈牺牲。 王凤阁,则是另一位令人敬仰的抗日领袖。 他变卖家产支持抗战,带领乡亲们在通化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 他曾说:“枪不离人,人不离乡,失地不复,决不入关!”这种誓言,与白子峰的精神一脉相承。 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用血肉之躯为东北的抗战撑起了希望。 他们的抗争精神,也点燃了白子峰的信念。 白子峰的抗日行动让日军恨之入骨。 1933年,汉奸的出卖让白子峰不幸落入日军手中。 敌人知道白子峰是抗日救国军的副司令,急于从他口中撬出部队的情报。 五天五夜,酷刑接连而至。倒吊、拔指甲、烘烤头皮、灌辣水……甚至将他的四肢活活打断。 可无论日军怎么折磨,白子峰始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多了一份不屈和蔑视。 日军翻译官前山,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他惊叹:“一个农民,怎么可能比军人还硬气?” 前山甚至跪在地上,哭喊着对白子峰说:“求求你了!救救我吧!你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活下去?” 前山不知道,他跪下的这一刻,才真正暴露了日军的软弱和失败。 最终,白子峰被活埋于开原日军的军营中,牺牲时年仅56岁。 他的死亡并未带走他的精神,而是化作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的事迹被后人写入《辽北英烈传》,他的雕像被矗立在家乡八棵树镇。 他的名字,成为了东北人民心中的英雄符号。 每年的清明节,家乡的父老乡亲都会到他的纪念碑前祭奠。 他们低声说:“白三爷,咱们的家乡没忘了您!” 白子峰的传奇,不仅在于他的抗日行动,更在于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骨子里不服,便永远不会被打败。 或许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日军在面对他时,不得不低下头颅,哀求他的原谅。 而这种精神,也将永远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中。 一个曾经的地主少爷,能在生死关头成为民族的脊梁,白子峰用生命来进行回答。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60

用户14xxx60

2
2025-04-02 19:18

民族英雄 铮铮铁骨[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星辰点点照亮路

星辰点点照亮路

星辰点点照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