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市值近两天缩水超1200亿港元小米股价较历史最高点下跌超25%
没有坏资产,只有贵的资产,看好我米跌到30PE,到时候我进去跟各位米粉一起当股东。
当然不跌就算了,即使这几天大跌之后也是45PE,太贵了,毫无性价比。
感恩我军高位的操作,让小米集团的性价比逐渐回来了。
60PE的小米集团在我看来就是纯粹割韭菜的,但30PE的小米就是金光闪闪的价值投资了。
先说结论:
车祸事件对小米汽车后续的销量会有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反而可以把公司的运营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不再复读高人设的有毒蜜糖。
相信各位投资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么几个:
1.智驾的时候出了车祸,对小米汽车后续是不是有很大影响?
2.高人设高曝光的流量反噬,是否会对小米造成巨大打击?
3.失去了高人设之后,小米汽车到底还行不行?
我来一一回答一下。
第一个,车祸对小米汽车销量的影响。
短期是肯定会有一些影响的,但实际上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小米汽车的销量是来自于产品定义,粉丝流量变现,股价的上涨等等综合因素。
实际上买小米汽车的人根本就对小米的智驾不是太感兴趣,主要就是喜欢那种保时捷的外观,二十万买个一百万颜值的感觉。
第二,流量反噬之后。
实际上小米早就遭到过流量反噬了,在15-16年,18-19年,都经受过致命的流量反噬,实际上小米都挺过来了,而且每次的错误都强力地修正了过来。
小米的营销不可能一直靠创始人的高人设维持,肯定是要回到正常区间的。
相反,我觉得越早退出高人设营销,长期看是越好的,因为天天玩弄热搜真的看起来观感太差了,太无聊了,太像市场部牺牲公司前途硬凑KPI了。
第三,失去高人设后。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清晰一点,小米汽车的成功要素里面,高人设只是一个加速剂。
小米汽车成功的必然,我在两年前一次财报解读中,已经写着写着空翻多讲过了。
架构上其实就是超级企业家一把手直抓,管理效率对传统车企碾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切车企),而且这个一把手极其善于学习,知人善用。
传统车企实际上现在还卡在把电动化智能化当做单独卖点的阶段,小米汽车则可以一把手一秒转变架构,当场推翻当场换路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营销上直接用一把手来输送信息,传递效率极高,手机市场锤炼十几年的市场营销能力,暴打一切车企的营销。
产品上,基本上市场已经探索完毕,要做的方向已经明确了,定型了,小米照着抄作业也能比大部分车企做得好。
高人设很容易让没有长期跟踪小米的人被迷失了双眼,觉得雷军是靠人格魅力把小米汽车卖好的,这种认知的级别很低。
没有强大的组织实力,架构先进性,对行业的深度认知,是做不到这么大的销量的。
包括高人设,本身也是这些背后的能力的一个结果,并不是原因,更不是核心。
所以我觉得对小米实际业务的影响会比各位预估的小很多。
但是这个事情会对外资产生认知上的影响,他们无法同步这么多细节。
和恒科其他公司不一样,小米主要是外资买起来的,外资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就不太熟悉了,不好预测。
外资把小米看做特斯拉+苹果+OpenAI,所以这个“智驾车祸”其实是对外资有可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去年的时候我预测,在YU7发布前后,小米就会给机会,但没想到是这么来的。
只能说市场就是这么奇妙,在你极度乐观的时候,总是会突然给你来个大的暴击。
当然,对我这种场外观望的,心情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