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位老部下重病不起,专门托人找来,求见副总长张爱萍上将。来人讲:“首长,他一辈子革命,就干了这件坏事(带头xian hai首长),请您原谅他。”没想到张副总长回答:“不原谅,这不是我和他个人的问题。” 张爱萍这个人,提到他,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硬骨头。他1910年出生在四川达县,家里条件一般,但从小就倔强得很。1928年加入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里,走过了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哪场硬仗没见过?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忙着搞海军、弄国防科技,忙得脚不沾地。1980年,他指挥了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那是中国国防实力迈出一大步的标志。可就在这风光的时候,一个老部下却找上门来,带着一肚子悔意,想求他原谅。 这老部下是谁?具体名字历史没留太多笔墨,但身份不简单。他是政治动荡期间专案组的副主任,手里攥着权,专门负责整张爱萍。那时候是1966年,动荡刚开始,全国乱成一锅粥。张爱萍因为资历深、贡献大,被一些人盯上了。这位老部下带着任务,给他扣了一堆帽子,什么“通敌卖国”、“日本特务”,全是莫须有。证据呢?全是编的。张爱萍被关起来,挨了不少苦头,审讯、批斗,折腾得够呛。可他硬是没低头,不认罪,也不乱咬别人,愣是挺住了。 到了1980年,动荡早就结束了,张爱萍也平反了,官复原职,还当上了国防部长。这老部下呢?估计是良心过不去,加上自己病得快不行了,才想着来求个心安。他托人找到张爱萍,说自己一辈子革命,就干了这件坏事,希望首长大人不记小人过。可张爱萍听完这话,脸一沉,直接回了句:“不原谅,这不是我和他个人的问题。”这话听着挺绝情,但细想想,又不全是私人恩怨。 张爱萍为啥不松口?先说清楚,他不是小心眼的人。他这一辈子,吃的苦、受的委屈多了去了,长征路上差点没命,抗战时跟鬼子拼命,哪次不是豁出去?可他从没见谁说他记仇。他拒绝原谅,不是因为咽不下那口气,而是因为这件事的性质变了。动荡那会儿,老部下带头整他,不是两个人吵架拌嘴,而是拿着公权力搞迫害,牵扯的是原则问题,是对错问题。张爱萍觉得,这种事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抹平的,得交给组织、交给制度去评判。 再说这老部下,他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蛋。一辈子革命,说明他早年也是跟着党走过来的,立过功、流过汗。可到了动荡期间,他站错了队,干了错事。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他坏吧,他临死前还知道悔;说他好吧,手上那摊子脏事也不是假的。张爱萍不原谅他,不是要跟他算私人账,而是想说,这种错误不是个人恩怨能盖过去的。革命不是谁的私产,害了人、坏了规矩,就得有个说法。 张爱萍这人,骨子里有股正气。他后来当国防部长,管军队管得严得很,连部队做生意他都看不惯,觉得这会坏了风气。他不是那种老好人,更不是会为了面子装大度的人。他拒绝原谅,多少有点动荡敲敲警钟的意思——革命的事业,不是靠谁嘴上认个错就能翻篇的。1980年那会儿,刚过去没几年,很多人还在反思,他这态度,其实也是在提醒大家,别忘了那段乱糟糟的日子。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张爱萍这态度是不是太硬了点?毕竟人快死了,求个原谅也不容易。可换个角度想想,他要是轻易点了头,反倒显得原则不值钱了。他不是没感情,而是把感情放到了更大的框里。政治动荡害了多少人?张爱萍自己挨过整,也见过太多战友被冤,他心里那杆秤,比谁都清楚。
1980年,1位老部下重病不起,专门托人找来,求见副总长张爱萍上将。来人讲:“首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2 22:28:14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