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斩于北京菜市口的五条好汉,一人死前拒不下跪,打断双腿才跪下 在抗战时期,有着

品古观今呀 2025-04-03 09:49:09

被斩于北京菜市口的五条好汉,一人死前拒不下跪,打断双腿才跪下

在抗战时期,有着许许多多为人所不耻的苟活之徒,这些人为了活命,不惜将自己同胞的生命陷于不顾。

但仍然有很多的先辈,为了国家大义,为了民族与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人,国家与民族才会有今天这样繁荣安盛的局面。

曾经有被斩于北京菜市口的五条好汉,在临死之前,有一人无论如何都拒不下跪,最后被打断双腿才跪下。

当时局动荡时,想要为国家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的人,就不单单只有军人了,还有许许多多热血的青年。他们不愿意苟活于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失去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同胞。

而文天祥,谭嗣同,肃顺,刘光第,杨深秀五位则是这样的人。对于前两位,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而对于后三位,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 作为南宋的爱国将领,文天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只可惜当时大势已去,即便文天祥在军事和思想上都有着很高的智慧,也依旧没有办法挽救南宋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后,虽然元朝的君王非常看好文天祥,但文天祥一心效忠旧主,最后被押入牢房,在菜市口被斩杀。文天祥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菜市口斩杀的人。

众所周知,谭嗣同是著名的政治家,有着超前的思想,主张兴办学校,希望能够用知识来改变国家这种无知落后的现象。

这样的人才本应该得到重用,相信当时如果谭嗣同能够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他的下场也不会这么的惨烈。

谭嗣同在狱中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句一直流传至今,当时这两句话也激励了无数心中有着理想与抱负的年轻人。

谭嗣同一直都将性命看做是身外之物,所以当自己被押往菜市口的时候,谭嗣同也丝毫没有惧怕。在自己生命的最后,谭嗣同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铮铮铁骨。

相比较于前两位,肃顺的身份稍有不同。肃顺的全名名叫爱新觉罗肃顺,是当时皇帝最为信任的一个大臣。肃顺也担任过不少非常重要的职位,如户部尚书等。

而对于当时的皇帝与朝廷,肃顺也是非常恭顺,丝毫没有自己的异心。但是肃顺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看不惯当时官场腐败的风气,便大力整改。

在当时的皇帝快去世的时候,肃顺进言希望能够赐死慈禧,以防其日后夺权。

这个消息却被慈禧知道了,在这之后,慈禧便将肃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而后,慈禧派人将肃顺抓了起来,在菜市口问斩。

当时的肃顺虽然被抓捕,但是丝毫不愿意为了苟活而向他们求饶。在行刑之前,肃顺坚决不愿下跪,最后活活被打断双腿才跪下。

刘光第是清末的一名爱国诗人,与谭嗣同一样,刘光第也希望通过用知识来唤醒当时百姓与当官者心中的爱国情怀。

刘光第与谭嗣同两人可以说是共同战斗的战友,两人都是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推动戊戌变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可惜当时戊戌变法失败了,作为发动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刘光第自然被抓了起来。

刘光第与谭嗣同的结局相同,最终也是在菜市口被斩杀了。在他去世的时候,当地的百姓纷纷为其悲伤,几乎家家都设了灵位祭祀。

刘光第本人还是一个非常有思想觉悟的人,只可惜当时生不逢时。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百姓对刘光第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刘光第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还是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杨深秀也是维新派的一个重要人物,杨深秀从小就机敏过人,小小年纪便中了进士。杨深秀虽然没有机会出国深造,但是在谭嗣同等人的影响下,杨深秀也懂得了革命的重要性。

而后杨深秀参加了戊戌变法,带头要求慈禧撤帘归政。只可惜当时慈禧等人的势力太过强大,他们并不能够与之分庭抗礼。

谭嗣同、刘光第与杨深秀可以说是最先一批思想上觉悟的人,当时他们在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知识之后,也意识到了国家需要改革。

谭嗣同、刘光第与杨深秀三人在思想上的觉醒虽然也带动了许多青年学者,但是当时的国家还是有资产阶级和官僚主义当权,仅仅靠百姓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的,但至少让大家有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概念。

对于这几位好汉而言,死亡并不可怕,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他白白失去了这条性命,是百姓和官僚依旧没有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但好在,这些勇士的视死如归,让很多的人都意识到了改变的重要性。

这五位好汉在走向刑场的时候,心中无所畏惧。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命哪有国家大义重要。

在过去的历史中,像他们这五位好汉一样的英雄数不胜数,正是因为有着一位又一位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国家才得以发展与壮大。 从古至今,英雄好汉的心性都是非常相像的。

如果没有文天祥的心系旧主,没有谭嗣同、刘光第与杨深秀的改革创新,没有肃顺的宁死不屈,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有意识到国家想要不被人欺负,是需要付出改变的。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