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伪军因有人告密,活捉了36名八路军,在处置这些八路军战士时,鬼子却拿枪指着一个村民说:“要么过来帮忙,要么你死!”
194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八路军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林县一带,日伪军如恶魔般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有一天,日军俘虏了一批八路军战士,这些战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不屈,鬼子们想尽各种残忍的方法,逼他们屈服,但都无功而返,最后,日军决定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这些坚贞的战士。
在行刑前,日军抓来了村里的倪老三,他们用刺刀抵住倪老三的后背,逼迫他做出残忍的选择,要么被铡刀铡死,要么协助鬼子杀害八路军战士,倪老三痛苦万分,但为了活命,他只能屈从。
日军将八路军战士一个个推到铡刀下,在倪老三的协助下,将他们残忍杀害,杀害现场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倪老三颤抖地将一具具已经断头的尸体扔进井里。
张大娘是杀害现场隔壁的住户,那天,她透过墙缝,目睹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几十年过去,老人仍然无法忘记那骇人的场景和惨叫声。
一个孩子本来被鬼子抓去当马夫,那天,他无意间走到刑场,看到了这毛骨悚然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的孩子拔腿就跑,从此再也不敢靠近那片土地。
事后,倪老三饱受良心的谴责,解放后,他多次被批斗,还被判了刑,但再多的惩罚,也无法抹去他心中的负疚和伤痛。
这个故事在林县传开后,几乎妇孺皆知,常四村支书仍然记得父辈们讲述这件事时的沉重语气英雄的事迹,革命的记忆,已经深深烙在了这片土地上,八路军被扔进去的地方,也被大家称为“八路井。”
"八路井"位于林州市长安中路与龙山街交叉口西南的李家庄村,井深30多米。当年,村民用石头和泥土将井封存,常去吊唁、祭拜,祈求英雄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渐渐地,"八路井"的故事成了李家庄村的集体记忆。
2010年,李家庄村规划新建一座20多层高楼,眼看新楼就要在"八路井"上拔地而起,村民们坐不住了,大家商议,一定要先把烈士遗骨挖出来,妥善安置,决不能让英雄的遗骨受到侵犯。就这样,村民们组成了"寻找八路井"小组。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挖地基时,工人发现了几样东西,一把锈迹斑斑的铡刀和几节铁桶箍,村里几位老人颤巍巍地说,日军撤退时,把杀人的铡刀扔在井边就走了,大家觉得晦气,就把它埋在井口附近,这一发现,坚定了大家找到"八路井"的信心。
果然,不久后,"八路井"露出了它斑驳的面容,井底,数十具残缺的遗骨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当地政府闻讯赶来,决定为烈士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遗骨被小心地捧出,洗净,装殓,36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墓碑上,光芒永驻。
消息传开,一些烈士家属赶到林县,希望能找到亲人的遗骨,可惜,岁月已经过去太久,烈士们的身份信息无从查找,英雄已逝,亲人的泪水洒在松软的泥土上。
"八路井"事件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人们自发来到陵园,悼念英烈,政府工作人员决定走访当年的幸存者,挖掘史料,复原"八路井"的前世今生。
在陵园广场上,当地中小学生列队肃立,向"八路井"烈士三鞠躬,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艰难险阻,会有汗水和泪水,但只要我们继承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优良传统,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让"八路井"的故事代代相传,让革命先烈的精神之火薪火相传,让我们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