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9年,唐宪宗趁郭贵妃不在宫里,想要临幸她的宫女郑氏,他说:“听说相士算出,你可以生下天子,今天特意来求证!” 郑氏娇羞地说:“任凭陛下安排。” 唐宪宗宠幸了郑氏,没成想一击即中,十三皇子李忱出生了。 唐宪宗到了中年时期,膝下虽然有了不少皇子,但没一个让他真正满意的。 为此,唐宪宗一心求个好儿子,想培养个文武双全的出色接班人,为自己排忧解难。 时间久了始终不成功,这也成为了唐宪宗的心结。 有一次批阅奏折时,身边贴身太监小李子殷勤地上报皇帝,说不必为此烦恼。 他听说有一个奇女子,在幼童时期,就有相士说她命中必诞下天子,前途不可限量。 唐宪宗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安排人去查证。 不久,消息很快传回来了,那个神奇女子便是郭贵妃宫中的宫女郑氏。 皇上心生一喜,恰好郭贵妃到寺庙烧香祈福,半个月都不会回宫。 傍晚时分,唐宪宗批阅完奏折,马上派小李子去郭贵妃宫中,宫女郑氏梳洗打扮好跟随小李子去面见皇上。 郑氏惶恐地跪在皇上面前,皇上慌忙扶起,端详郑氏的样貌,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胚子。 唐宪宗满意地点点头,但他还是要脸面的,于是对郑氏是来求证一下相士的话。 郑氏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没有拒绝,娇羞地对皇上说:“任凭陛下安排。” 于是,当晚唐宪宗就宠幸了郑氏,郑氏一夜之间从宫女跃升成为皇帝宠妃。 没成想一击即中,不久,郑氏就顺利诞下了十三皇子李忱。 郭贵妃自从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记恨郑氏,认为是郑氏趁自己不在宫中时候偷偷去勾引皇上。 此后,她便时时刻刻都在想法子刁难郑氏母子。 因为郑氏母家是个小家族,李忱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他只能靠装疯卖傻来降低郭贵妃对自己的敌意,然后在布满荆棘的宫廷中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820年,唐宪宗驾崩,李忱并没有如相士预言的那样顺利当上天子,而是由唐穆宗继位。 原来,此前相士只算准了李忱未来必是天子,然而天机不可泄露,却没能透露李忱成为天子的具体时间,只交代了其过程必然曲折无比,历经磨难。 唐穆宗继位后,郭贵妃成功当上了皇太后,郑氏则是成为了皇太妃。 随后的26年间,相继由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当上了皇帝。 公元846年,唐武宗由于沉迷于炼丹,企图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最终误食了有毒的丹药突然驾崩。 此时,下任皇帝应该是从唐武宗的儿子中选择,但是朝中有意图谋反的官员就撺掇其它官员,把一直以来装疯卖傻的李忱扶上了皇位,成为了唐宣宗。 据古籍中记载,郑氏之弟曾梦中出现过一道白光,一黄龙飞过,被认为是祥瑞的前兆,果然,不久李忱就成功继位当上了皇帝。 等了整整41年的郑氏,儿子如预言中的一样,坐上了天子之位,自己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太后。 官员们没想到的是,李忱一直以来就是装疯卖傻的。 一上位,他就把朝中有异心的官员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的借口让其回乡,手段极其果决。 随后就把自己的生母郑氏立为皇太后,郭太皇太后则变成郭太后。 一夕之间,朝中形式大变天,郭太后和之前曾是自己宫中身份低贱的宫女平起平坐,内心很是痛恨和不满,经常和郑太后针锋相对,闹得后宫经常不得安宁。 但奈何郑氏是皇帝生母,皇帝自然偏袒。 皇帝也存着报复郭太后的心思,但畏惧郭太后的家族实力,没有亲自动手,就对后宫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郭氏则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经常被郑氏刁难发难。郭太后在后宫有名无实,就连宫中下人宫女都对她怠慢。 经过了两年的时间,郭太后精神崩溃,行为举止癫狂,言语不清。 公元848年6月,巡逻的士兵发现城楼上站着一个人,士兵上前查看,发现此人正是郭太后,随后被士兵带回了寝宫。 第二天宫中消息就传开了,郭太后突然死在宫中,表情狰狞,两眼怒睁着,躺在一摊血泊之中,不知其死因。 郑氏于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12月26日)去世,独霸后宫17年之久,还成为了唯一一个与唐宪宗合葬的皇后。 郑氏的人生何其曲折,但也何其幸运。 而跨越七朝、尊享五代的郭太后却被唐宣宗葬到了帝陵的外围。 当真是母凭子贵,一生富贵,但人生如戏,本就起落浮沉,谁能预料到未来的命运呢。
一日,朱元璋看常遇春清心寡欲,特意安排2位美婢过去伺候。洗漱之间,一位婢女,不小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