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已经在位两年有余,可是匈奴一直威胁着大汉的北部边疆,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所不能容忍的。 汉武帝想要攻打匈奴,但是又没有把握,这时他得知匈奴有一个世敌----月氏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汉武帝决定联合月氏人一起对付匈奴。 可是当时没有人知道月氏人的具体位置,只隐约知道在匈奴的北方,而且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更是无人知晓。 为此,汉武帝决定派使者去寻找月氏人,这可是个苦差事,因为要穿越匈奴人的地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那些前途光明远大的权贵子弟都不愿意冒险,汉武帝无奈只得张榜招贤,这时一个名叫张骞的青年前来应聘,表示要接这项任务。 当时的张骞25岁,没有什么家世支撑,而且还雄心勃勃想要创一番事业,汉武帝这则招募信息,给了他一个崛起的希望。 汉武帝当即批了一笔行动经费,张骞则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当务之急,他需要一个通晓匈奴语的翻译。 他跑遍了长安城,最后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位被当作奴隶使唤近30年的匈奴人,他叫甘夫。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间酒馆,在对方的眼睛里都看到了彼此的坦诚和豪迈。 甘夫弯腰行了一个礼:“小人甘夫,见过大人。” 张骞却转头对侍者喝道:“来一壶酒。”随后他倒满2大杯,将其中的一杯递给了甘夫:“甘大哥,以后请多多指教。” 瞬间热血涌上了头顶,近30年来麻木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甘夫愣愣地看着那一杯酒,再抬头看向张骞,对面那双大眼睛里满是真诚。 甘夫双手接过酒一饮而尽,抹抹嘴后说道:“从此以后我不叫你大人,我认了你这个兄弟。”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主一仆带着100多名希望通过冒险改变命运的人,离开长安向北进发。 尽管一路上小心翼翼,然而毕竟是过百人的队伍,在茫茫草原上目标还是很大的,于是他们成为了匈奴人的俘虏。 人多嘴杂,尽管张骞闭口不说,但匈奴单于很快就弄明白了怎么回。 他把张骞叫了过去:“我已经知道你们的目的了,你们想要越过我们去月氏人那里去,你说我怎么可能同意?” 看到张骞还是沉默着,单于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你归降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待遇。” 然而张骞却摇了摇头:“我奉大汉皇帝之命出使月氏,是不可能投降的。” 匈奴单于哈哈大笑:“你是个有骨气的人,我很欣赏你,所以我不想杀你,但是你要永远待在这里。” 随后匈奴人将他们打散,分别看管起来,好在甘夫离他很近,两人还能见面。 最开始是两个匈奴守卫负责看管张骞,后来看他意志坚定,就直接派来一个匈奴女人,明言是给张骞当妻子,来侍奉他的饮食。 张骞当然不会同意,然而时间真的是一把杀猪刀,年复一年,把一个热血青年熬成了三十多岁的壮汉。 他不但与两个守卫混成了朋友,也慢慢地接受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匈奴女人,因为从交往中得知,这个女人也是一个苦命人,她是个孤儿,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一个亲人。 同病相怜之下,两人产生了感情,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有了一个儿子。 公元前128年,张骞在这里已整整待了11年,虽然风霜的侵蚀让张骞越来越像一个匈奴人,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已经将周边的情况全都探查清楚,而且匈奴人对他的看守已经形同虚设,甘夫也会随时跟随他离开这里。 张骞唯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儿,但是又不敢告诉她,怕她泄露机密,然而他又何尝知道,这个女人早就发现了他神情的异样。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女人终于鼓起勇气,来到甘夫的帐篷里,以匈奴人的直接问出了心里话:“你们是不是要走了?” 甘夫沉默了一下,看着眼睛红肿的女人点点头:“是的,可是张骞一直在犹豫,他舍不得你和孩子。” 女人的眼泪立即涌了出来,她使劲用手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待慢慢平静后,她小跑着回到了自己和张骞的帐逢里,这时天已经全黑了。 当张骞回来时,已经看到拿着一个包裹,将孩子背在身上,静静等着他的妻子。 两人四目相对,张骞轻轻地说:“此一去会千辛万苦,甚至是有生命危险,我不想你和孩子冒险。” 他的妻子却说道:“不论多危险,我们娘俩都要跟你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人。” 在夜幕中,四个人悄然地离开驻地,向西域进发。 一路上,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在茫茫戈壁上行走,饿了就猎食一些小动物,一直相扶着到了月氏人的国度。 可是这时的月氏人已经在新的土地上建立了国度,安逸的生活使他们没有了报复匈奴的冲动,张骞将周边情况搞清楚后,只得踏上了归途。 公元前126年,衣衫褴褛的张骞四人终于回到了长安,汉武帝立即接见了他们,对张骞带回来的西域各国资料极为重视,因出使有功张骞被封为太中大夫,终于实现了人生理想。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已经在位两年有余,可是匈奴一直威胁着大汉的北部边疆,这是雄
趣叭叭
2025-04-03 14:55: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