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足以将日本沉没。”得此高誉的中国女性王选到底是

熹然说历史 2025-04-03 23:24:21

“中国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足以将日本沉没。”得此高誉的中国女性王选到底是何人物?她为痛击日本付出了哪些行动? 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内气氛凝重。这是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案的第27次开庭。坐在原告席上的中国女性神情专注,她已经为这一刻奋斗了整整四年。当法官宣读判决书时,"承认细菌战发生的事实"这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位女性就是王选,一位看似普通却极不平凡的中国女性。当天的判决虽未能让日本政府道歉赔偿,却是日本法律文件首次承认细菌战的存在,是一个历史性突破。 王选的抗争之路始于1995年的一则新闻。当时已在日本定居、拥有年薪50万的王选,在家中偶然看到一则报道:首届731部队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三名来自她家乡崇山村的老人代表出席,控诉日军细菌战罪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 "崇山村,我的老家!"王选看到这则新闻后一下子跳了起来。电视上那些老人缠着厚厚纱布的双脚,唤起了她在1969年下乡时的记忆。那时17岁的她作为知青来到崇山村,就曾疑惑为何村里有那么多脚部溃烂的老人。直到她父亲揭开真相:这是日军细菌战的遗留伤害。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却需要日本人出面?"带着这个问题,王选立即联系了这些日本调查团成员,主动请缨:"崇山村就我一个人在日本,只有我才能准确地把崇山方言翻译成日语。" 从此,王选放弃了高薪工作,拿出数百万家产,投身于为细菌战受害者维权的漫长道路。1997年,她成立了"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团",并被推举为团长。1998年2月16日,她带着一群年迈的受害者,第一次站在了东京法庭上。 王选的抗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在一次访谈中惊叹道:"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足以让日本沉没。" 为了取得更有力的证据,王选跨越重重障碍,找到了曾在731部队服役的日本老兵筱家良雄。这位曾亲手实施活体解剖的老兵在王选的动员下,站上法庭作证:"我们往活人体内注入富含细菌的血清,然后把得病将死的人活活解剖..."这些一手证词震惊了世界。 尽管一次次败诉,王选从未放弃。从1998年到文章撰写时,她已经历了41次开庭,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无数次。她不仅为受害者争取赔偿,更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为中华民族讨回一个公道。 当王选站在东京法庭上为细菌战受害者奔走时,她揭露的不仅是一桩历史罪行,更是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反人道暴行之一。731部队的罪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日本政府刻意掩埋。 这支以"加茂部队"为前身的队伍,由石井四郎中将带领,在哈尔滨附近建立了占地300亩的细菌工厂。在这里,2600多名研究人员将生物学和医学转为杀人武器。据一位当年服役的日本老兵筱家良雄回忆:"1939年5月12日,我成为'731'部队的少年兵,但是没人告诉我到底来做什么,后来我一直在参与制造一种厉害的细菌。" 这些细菌并非用于实验室研究,而是被残忍地用于中国平民。1940年至1945年间,日军在浙江宁波、衢州、金华、湖南常德等地投放了大量带有炭疽、鼠疫、霍乱等病毒的细菌武器。仅在浙江崇山村,就有400多村民因此丧命,包括王选家族中的8位亲人。 细菌战的恐怖后果远不止于当时死亡的人数。从1940年到1949年,浙江衢州、金华一带爆发了大范围流行病,近50万人感染,6万余人死亡。即使到了1958年,这些病毒仍在传播。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村民往往留下了无法治愈的"烂脚病",双脚溃烂、化脓,散发恶臭,终身痛苦。 正是这段被掩埋的历史和家乡老人的痛苦,推动王选走上了抗争之路。1997年,她组建了"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团"并被推举为团长。她从此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四处奔波、搜集证据。 最困难的部分是寻找证人。王选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筱家良雄,他曾亲手进行活体解剖。在王选的说服下,他决定站出来作证:"从1942年11月开始,我们往活人体内注入富含细菌的血清,然后把得病将死的人活活解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剖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那是一个充满智慧、具有知识分子风度的人。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在刷洗他的身体时,我的手脚都在哆嗦。" 尽管有这样铁证如山的证词,王选的法律之路仍异常艰难。2002年8月27日的胜利之后,她又于2007年重返法庭继续抗争。截至文章撰写时,她已进行了41次开庭,但日本政府仍拒绝道歉和赔偿。 2002年,王选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真相。" 面对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的高度评价,王选却谦虚地表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讨论日本会不会'沉没'的问题,而是自己要争气,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国家建设强大......"

0 阅读:18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