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大教授刘文典被日本人抄家,当日本人得知留学日本多年想要聘用他时,刘文典严词拒绝,甚至反击道:国难当头,我以发夷声为耻!
刘文典在当时中国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方面是由于他27岁就已经成为了北大教授,学识方面贯穿古今,而且精通多国语言,例如常见的英语、日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等语言刘文典样样精通。
不仅学识方面非常出众,而且刘文典还曾经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所以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学识方面,刘文典的成就都是非凡的。在日本人攻破北平城之前,其实当时很多的文人以及重要人士都提前南下了。
但是刘文典当时因为一些特殊的事情导致没有第一时间能下,所以就被困在了北平城。后来日本人进城之后,得知刘文典还在排名上,就立即想要把刘文典请出来担任日伪政府的要职。
一方面是由于刘文典的特殊的地位,第二方面也是由于刘文典早年的日本留学经历。这两方面都让日本人感觉刘文典是一个最好的人选,但是日本人开出的优厚条件却直接被刘文典拒绝了,而且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日本人多次想要把刘文典请出来,甚至连威逼利诱的方法都用了,但是刘文典却从不妥协。
而且在和日本人交谈的过程当中,即使自己精通日语,但是刘文典却坚持不说日语。因为他觉得国难当头,自己说日本话是耻辱。
刘文典的种种举动最终惹恼了日本人,日本人为了迫使刘文典尽快的妥协下令抄家。面对日本侵略者残暴的行径,刘文典也没有任何的退缩。
不仅刘文典自己拒绝日伪政府抛来的橄榄枝,就连亲朋好友只要有为日本人办事的刘文典都和他们划清界限,当时刘文典的弟弟在市委政府谋了个一官半职。
在刘文典得知之后先是不和弟弟坐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后来还不解气,直接把弟弟给撵出了家门,并且从此之后彻底断了来往。刘文典不仅和日本人非常刚,在遇到蒋介石的时候,刘文典也非常刚。
当时是1929年,安徽省内爆发了规模盛大的学潮,当蒋介石得知消息的时候非常生气就立即让人把刘文典叫到南京,之所以叫刘文典,是因为刘文典当时是安徽大学校长。
蒋介石把刘文典叫到南京,其实是想当面训斥一番,一方面给自己立立威,另一方面发发脾气。
在面对自己部下的时候,蒋介石这一招屡试不爽,但是没想到这一次蒋介石却选错了对象。到了南京见到蒋介石的时候,刘文典不卑不亢。
蒋介石一看刘文典的态度就火冒三丈,随后就质问到你是不是叫刘文典?刘文典的回答让蒋介石更加恼怒,因为刘文典回答到我的字是舒雅,文典是平时父母长辈叫的,并不是谁都能叫的。
刘文典的这句话是在讽刺蒋介石不够格,蒋介石听到这番话不想生气,张口就开始训斥刘文典,但是刘文典却毫不退缩,直接与蒋介石顶了起来。
不仅严于顶撞刘文典,还直接打算用身体去冲撞蒋介石。不过并没有成功,因为被侍卫给拦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蒋介石也是对着刘文典不断咒骂到疯子,疯子。
后来刘文典就被蒋介石给关了起来,后来经过蔡元培和陈立夫力保,再加上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范围的声援活动,蒋介石才最终把刘文典给放了。
后来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刘文典的执拗也让许多师生印象深刻。因为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危急的,但是刘文典却不管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去学校上课。
刘文典在同其他人谈话的时候就表示宁愿被飞机直接炸死,也不能缺课。
不仅抗战时期不缺课,在新中国解放之后,当时到云南大学并没有给刘文典排具体的课程表,原因是想要刘文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当中。
不过当刘文典得知学校的安排之后,却直接提出了反对。因为刘文典表示自己是一个教授,怎么能不教书呢?
在遇到强权的时候,刘文典狂的不行,在遇到教学这件事情上,刘文典又傲的不行。
似乎在其他人眼中,刘文典就是一个妥妥的怪人,但就是这么一个怪人在民族大义上却比当时许多人都立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