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2岁女知青刘琦眼看着自己回城无望,嫁给一农民,新婚夜,刘琦看着憨厚老实的丈夫说道:“你对我的好,无以为报,唯有扎根农村!”可18年后,刘琦却撇下丈夫和三个孩子喝农药自杀…… 刘琦是1965年报名当上知青上山下乡的,当时他年仅20岁,正是青春大好年华,她被分往内蒙古插队,在五原县务农。 红柳圪旦村对知青十分欢迎,他在这里农忙时务农,闲时会教授当地的孩子认字,他在这里坚持生活了下去,一直安稳生活到了1977年。 农民刘三海对刘琦十分爱慕,便对刘琦展开了追求,他身高一米八,模样周正,刘琦也对他心生爱意,在刘三海的热情追求下,两人最终决定在一起。 当时很多知青已经踏上了返城的道路,刘琦当然也想回城,但因为自己父母的身份原因,他回城的希望不大,他看着丈夫,思考良久,最终决定留在农村,与刘三海结婚。 刘琦在新婚夜向丈夫表示要扎根农村,不久刘琦怀孕,丈夫立即忙前忙后照顾她,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刘三海大怒,斥责刘琦没有本事生不出男孩。 刘琦十分委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向丈夫解释生男生女是由丈夫决定的,但刘三海不听,后来的丈夫变得暴躁易怒,好吃懒做,还动辄大骂妻子,让刘琦难以忍受。 妻子只能自行承担起农田里的工作,撑起整个家庭,后来她又怀孕了。 刘三海得知后,便再次变回了那个温柔的丈夫,好好照顾妻子,但分娩的时候,发生了难产,妻子在手术室内差点醒不过来,但最终挺了过来。 二胎还是个女孩,按照当地计划生育的规定,若第一胎是男孩,就不准再生,若第一胎是个女孩,那么允许生下第二胎,第二胎不论是男是女都不准再生,这就是“一孩半”政策。 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妻子不能再次生育,家中还没有男孩,这对刘三海来说是天塌下来一般的事。 之后的刘三海变本加厉,成了一个酗酒暴躁的人,平常以打骂妻子女儿取乐,令刘琦难以忍受,他尝试劝说丈夫改过自新,但招致了丈夫的毒打。 不久后,刘三海外出时,捡到了一个男孩,他对这个孩子十分溺爱,这让刘琦更加难以忍受。 刘琦忍受了几年后,终于不能坚持了,她最终下定了自杀的决心,他买来农药,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自杀。 1995年的春节,其他人家都在家家户户团聚,但刘琦家中却一片冷清,丈夫外出赌博喝酒直到晚上才回来,醉醺醺的他回到家中看见妻子还没睡便大怒起来。 刘琦原本是在等他回家,此时不好与一个酒鬼辩论,只好不理他,但刘三海见到没被搭理,更加恼怒了,便棍棒齐下,毒打一顿才去睡觉。 刘琦万念俱灰,干脆拿起菜刀打算对刘三海下手,但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有下刀,之后便写下遗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还在信中说,嫁给刘三海是此生最大的错误,之后便喝了农药。 家和万事兴,希望刘琦的悲剧不要再次重演,不要因为眼前的挫折就决定了一生的大事。 信息来源:《河套女知青之死》
1977年,32岁女知青刘琦眼看着自己回城无望,嫁给一农民,新婚夜,刘琦看着憨厚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9 19:42:00
0
阅读: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