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藏林芝市嘎隆拉雪山脚下的主播扎堆直播现象引发广泛争议。多名博主曝光该地因

君旭和趣事 2025-04-12 00:16:14

近期,西藏林芝市嘎隆拉雪山脚下的主播扎堆直播现象引发广泛争议。多名博主曝光该地因网红主播深夜直播后未清理垃圾,导致雪山环境严重破坏,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嘎隆拉隧道位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与波密县交界处,是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周边雪山景观壮丽,吸引大量游客和主播前往打卡。每晚约10点至凌晨,三四十名主播聚集于此,进行深夜露营吃播、打PK等活动,挖出深达1.5米的雪坑搭建临时直播场景,使用桌椅、燃气罐、锅具等设备,导致雪地大面积变黑。直播结束后,主播未清理垃圾,遗留大量食品包装、废弃直播器材、排泄物甚至火锅残渣,部分垃圾因低温冻结在雪地中难以处理。 自媒体博主田丰于4月9日发布视频揭露乱象,并于次日召集8名志愿者清理垃圾,共清出六七袋生活垃圾(包括排泄物),耗时1.5小时。田丰痛斥主播“素质太差”,呼吁公众爱护环境,并指出此类行为已非首次。早在2024年4月,另一博主@杨帆在旅途也曾曝光同类问题,当时清理出44袋垃圾,皮卡车难以装载。网友普遍谴责主播“只顾流量、不顾生态”,批评其行为“自私”“缺乏公德心”,并担忧此类现象损害西藏自然景观的纯净形象。部分网友建议加强监管,如设立禁播区、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或对违规主播实施黑名单制度。 当地政府表示已关注到乱象,并采取恶劣天气劝返、现场巡查等措施,但因主播数量多、流动性强,部分人员不听劝阻,管理难度较大。目前该区域缺乏垃圾桶、厕所等设施,加剧了垃圾随意丢弃的问题。类似事件频发暴露监管短板:主播为追求流量“蹭热点”,往往选择偏远、管理薄弱区域活动,而环保执法存在人力与技术限制。有观点认为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结合技术监控(如无人机巡查)与公众监督,形成常态化治理。 直播经济为地方带来流量红利,但无序发展可能透支生态资源。需明确直播行为规范,划定可直播区域,并对违规者追责。增设垃圾桶、移动厕所,并通过宣传引导主播、游客“无痕露营”,推广“带走垃圾”的文明准则。鼓励主播参与环保宣传,如直播清理垃圾过程,将流量转化为正向社会价值,形成“环境守护者”形象。 嘎隆拉雪山事件折射出网络直播时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深层矛盾。唯有通过法规约束、设施完善与公众自觉的多维联动,才能避免“流量狂欢”演变为“自然之殇”。正如志愿者田丰所言:“大自然是属于大家的,不应被少数人的自私行为破坏。”

0 阅读:25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