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推荐“高息储值”,2000元存定期18年,到期就能变成13.26万。男子到期去取钱,却被银行告知合同无效,只能取4300,男子不服,将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故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那天,周恒(化名)打算去银行网点存点钱,他刚一走进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询问他要办什么业务。 得知周恒要存钱,工作人员当即推荐:“先生,我们现在推出了一款‘高息储值’产品,对您来说,正好很合适!” 银行工作人员热情介绍,称只要定期存款18年,2000元就能变成13.26万!“多少?13.26万?!”周恒难以置信地询问出口,这可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划算太多了。 银行人员一再肯定,确实是13.26万。周恒心里犹豫不决,他担心这么诱人的数字,背后会有什么猫腻,但一想,这可是银行,这么大的机构肯定说话算话。 左思右想之后,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周恒毫不犹豫地存入了2000元,拿到手一张存单,作为存款凭证。 存钱后的18年期间,周恒的人生遭遇了起起落落,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还有一笔巨款在银行,瞬间就能开心起来,觉得这些辛苦都值得。 终于,18年一晃而过,存单终于到期了!到期的几天前,周恒就期待得睡不着觉,一到期,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银行,准备领取这笔期望已久的钱。 然而,银行工作人员的话,却仿佛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 “当年那款‘高息储蓄’产品,违反了金融监管规定,所以合同无效”银行工作人员得知周恒来意,说出了这番话,称只能按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取钱,也就是4300元。 周恒听到这番话,整个人都懵了,期待了18年的十几万,成了4300?!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他当场跟银行理论起来,但工作人员却坚持,只能给4300。 周恒多次去找银行协商,都没什么进展。这不是欺负人吗?周恒心中憋屈,为了要回自己的钱,一纸诉状把银行告上了法院。 法庭上,周恒提供了当年办理业务时的存单、收据等证据,哭诉称自己就是相信银行的专业性,才会选择这个产品。 周恒认为,既然银行当初推出了这项活动,就应该履行约定。 最终,法院审理后认定,银行应该履行原合同的约定,支付给周恒承诺的13.26万元本息总额。 得知这个判决结果,周恒长舒了一口气。 大家觉得,这个判决结果合理吗?有类似经历的,一起来讨论一下!
深圳,一男子前往银行存98000元,柜员点钞后称只有88000元。男子发现一万元
【20评论】【13点赞】
暗夜星火
这个可以有
视而不见
合理
兜兜转转停停
银行没人敢直接兑付,都怕担责,有判决就没责任了。还是为法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