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为在雅尔塔会议上,列强瓜分世界的时候,会像村里生产队开会一样吵吵闹闹吗? 不是的。高端局一般都温文尔雅,轻松写意。在雅尔塔会议正式开始之前,英美苏三巨头就开始就瓜分世界进行协商妥协了。 据丘吉尔回忆,他在1944年秋天与斯大林在一次会面中,就用半张纸写出如下内容: 罗马尼亚 俄国90% 其他国家10% 南斯拉夫 50%~~~50% 匈牙利 50%~~~50% 保加利亚 俄国75% 其他国家25% 莫斯科十月的寒气里,丘吉尔掏出金笔时,笔尖冻得漏墨。那张改变欧洲命运的便笺纸上,罗马尼亚的油井与希腊的港口化作油墨数字,斯大林用红蓝铅笔划掉"其他国家",改成更直白的"英美"——就像菜市场大妈划掉价签上的零头。这场世纪分赃最讽刺处在于,当三巨头优雅地切割东欧时,会议厅外的雪地上还躺着未清理的德军钢盔。 罗斯福裹着驼毛毯子抵达雅尔塔时,军医往他静脉注射的士的宁混着伏特加酒气。这位只剩三个月寿命的总统,硬撑着浮肿身躯与斯大林讨价还价。他们争论的焦点不是道德,而是旅顺港该租给苏联多少年——就像古董商讨论明代瓷瓶该摆在西厅还是东廊。当中国代表被刻意排除在会议门外,大连港的国际化和外蒙独立已成定局,罗斯福的轮椅碾过沙皇行宫地毯,留下几道淡黄色的药渍。 最精妙的交易藏在波兰领土的数学游戏里。斯大林把波兰地图往西推了200公里,就像主妇把发霉的面包切掉半截。西里西亚工业区划给波兰当补偿,东边故土却永远成了苏联粮仓。丘吉尔叼着雪茄嘀咕:"这倒便宜,用德国人的地皮还波兰人的债。"没人关心被迁移的1200万德裔居民,他们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跋涉时,三巨头正在温暖的厅堂里碰香槟杯。 希腊的命运更像个黑色笑话。英国获得90%控制权,斯大林大方让出10%——这10%实则是遍布希腊山区的共产党游击队。两年后希腊内战爆发,美英战机轰炸的正是当年写在便笺纸上的"俄国10%"。那些被燃烧弹点亮的夜空,倒成了雅尔塔协议最忠实的履约证明。 保加利亚75%占比里,藏着黑海舰队未来的温水港。匈牙利五五开的均势下,多瑙河畔的秘密警察培训基地已破土动工。最妙的是南斯拉夫,铁托的游击队明明靠自己打下江山,却在协议里被切成两半——直到这位硬汉总统当着斯大林的面摔了威士忌酒杯,才勉强守住瓜分清单的尊严。 会议厅的壁炉旁,三巨头为联合国席位玩起数字魔术。斯大林要求16个加盟共和国各占一席,丘吉尔晃着白兰地杯反击:"照这算法,大英帝国该有53票。"最终乌克兰与白俄罗斯成了苏联的"赠品席位",这个文字游戏的精妙之处在于——当1983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果然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否决了阿根廷的提案。 那些天里,侍者们总在凌晨收拾出沾满咖啡渍的军事地图。参谋官用彩色铅笔涂抹的势力范围,渐渐与便笺纸上的百分比重合。没人注意到窗外结冰的喷底,沉着一枚刻有"为了自由"的德军勋章。雅尔塔的清晨常被乌鸦啼叫惊醒,它们啄食着雪地里冻硬的德军罐头,仿佛在啄食旧世界的残渣。 直到今天,历史学家仍在争论那张便笺纸的真实性。但罗马尼亚的油田、希腊的港口、保加利亚的军事基地,分明是按照精确的百分比运转。当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通过,普京的幕僚翻开档案,雅尔塔协议里"苏联领土"的模糊定义仍在散发陈年墨香——原来所谓高端局的轻松写意,不过是把血与火换算成小数点后的博弈。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三大巨头凑到一块儿,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可就在这时
【3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86
权利都是胜利用血换来的!没有朝鲜战争,今天新疆、旅顺不一定是谁的呢!
calculus 回复 04-14 22:27
权力权利明明完全不是一回事。这都不分。看着好难受[跪了]
江渐月
……说明了强权世界的运转法则。这个世界由强者定义,其他人顺从即可。
大钱钱
评论区的一群傻子要多读点书
49xxx77
此一时彼一时,以色列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