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德国的马克沁MG08水冷式重机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恐怖的威力使得其被称

星空评过去 2025-04-14 12:43:06

一战时期,德国的马克沁MG08水冷式重机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恐怖的威力使得其被称为死神镰刀,但重机枪太过于笨重,无法伴随步兵快速推进。因此,需要一款能够快速伴随步兵机动的轻机枪。当时德国人的打算是对MG08进行轻量化,由著名枪械专家,陆军上校弗里德里希·冯·莫卡茨的主导,冯·莫卡茨把重机枪的水冷套筒缩小,将冷却水的体积由3.8升减小到2.8升,锹把式回旋握把也被取消,被替换成轻巧的步枪的鱼尾式枪托,还增加了方便射击的手枪式小握把和食指扳机。由于是改装成轻机枪,原本笨重的橇式枪架被改成了一个轻便的两脚架,其重量只有0.68千克。经过这一轮减肥后,新的轻机枪空枪重量降低到了18千克,若装上弹药加满冷却水则为19.5千克。 改进后的轻机枪基本结构和作战性能与原来的MG08没有大的区别,大多数零部件都可以通用,操作和保养方式也基本一致,很便于工厂的生产以及士兵的使用。由于轻机枪需要行进间射击,于是德国人就在机匣的右侧安装了一个容量为100发的弹药箱,把原来的帆布弹带卷起来放在里面。该轻机枪于1915年完成改进,并在德国斯潘道兵工厂生产,被命名为MG08/15轻机枪。 从1916年开始,德军开始大规模装备MG08/15轻机枪,当时德军的一个步兵连一般装备4挺,相比于原来的重机枪需要15个人伺候,MG08/15仅需4到5人,但火力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在冲锋时可伴随步兵快速机动,在防御时,又可以换上原来的重枪架当重机枪使用,跟通用机枪一样实现轻重两用。在一战末期,德军的暴风突击队就大量装备MG08/15,暴风突击队突入协约国战壕,MG08/15和MP18花机关配合,在狭窄的堑壕中完全压制协约国军队。 一战结束后,MG08/15作为剩余物资被大量出售到当时军阀混战的中国,国内各军阀都有装备,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对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不过后来,国民政府还是选择MG08作为制式重机枪并进行仿制与装备,但由于其太过笨重而不方便转移,在射击后很容易遭日军掷弹筒或步兵炮的攻击。如果当时国军选择仿制MG08/15机枪,在保证火力持续性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转移,就能减小被日军打击的概率降低伤亡,也能给予日军更大的打击。

0 阅读:0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