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正月的紫禁城飘着细雪,和珅蜷缩在刑部大牢的草席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三天前他还在军机处批折子,此刻却只能闻着尿桶的臊味数房梁上的老鼠洞。突然想起乾隆爷临终前塞给他的黄绫子,说是能保他一命,此刻正躺在枕头底下硌得人脑壳疼。他抖着手撕开密封,三行朱砂字在油灯下泛着暗红:“留全尸”。 “啪嗒”一声,黄绫子掉在砖缝里,和珅盯着霉斑爬满的墙笑出了泪。二十年前随驾南巡,扬州盐商送他的珊瑚屏风比这牢房还亮堂;十年前查办李侍尧,抄家清单上的翡翠白菜如今该摆在哪个库房?偏生嘉庆这小子登基三年,表面对他客客气气,乾隆爷刚咽气就变脸。 要说和珅的发家,真是寒门逆袭的典范。十岁没了爹娘,跟着叔叔长大,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时,别的八旗子弟溜鸟斗蛐蛐,他却在雪地里背《孟子》,鼻尖冻得通红也要把“穷则独善其身”念出金石声。老师吴省兰夸他“过目成诵”,诗人袁枚见了他写的字,当场题诗“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军”,这才被尚书英廉瞧上,收进府里做西宾,后来又把孙女许配给他——您瞧,贵人相助很重要,但自己没本事,连贵人的门槛都够不着。 真正让和珅平步青云的,是他脑子转得比乾隆爷的鸟笼子还快。有回乾隆看《论语》发火,念了句“虎兕出于柙”,底下大臣面面相觑,就他敢接“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皇上一高兴,从三等侍卫升到御前。后来西藏送来密信,满朝文武没人懂藏文,又是他连夜译出,顺带着把布达拉宫修缮的差事也揽了下来。您说这本事,能不招人喜欢? 最绝的是他会哄乾隆开心。老皇上喜欢吟诗作对,他就把《全唐诗》背得滚瓜烂熟,皇上刚念“两个黄鹂鸣翠柳”,他立马接“一行白鹭上青天”,还能变着花样夸:“主子这诗,比李太白的仙气还多三分!”赶上乾隆吐痰,他亲自捧着景泰蓝痰盂跪着接,比亲儿子还贴心。所以啊,乾隆爷离不开他,不是光图他能办事,更图个心里舒坦。 可嘉庆帝看他不顺眼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瞧不惯和珅在朝堂上颐指气使,有回赈灾款过他手,居然敢扣三成“办公费”,底下官员编顺口溜:“和珅一倒,嘉庆吃饱。”乾隆爷刚断气,嘉庆就下旨让他守灵,半步不许离开,明着是尽忠,暗里是切断他跟外界的联系。等初三抄家的圣旨下来,和府地窖里的金银堆成山,光夹墙里就藏了二百万两,连管家刘全的宅子都比亲王的气派。 这时候最揪心的是固伦和孝公主,乾隆爷六十五岁得的宝贝闺女,从小跟和珅家公子丰绅殷德定的娃娃亲。公主骑着马冲进紫禁城,裙摆上还沾着城外的泥点子,见了嘉庆就跪:“皇兄当年带我放风筝,说一辈子护着妹妹,如今妹妹只求留公公全尸。”嘉庆帝背过身去,盯着墙上“正大光明”匾直叹气——这妹妹从小像个假小子,乾隆爷打猎都带着她,枪法比皇子们还准,可如今为了公公屈膝,他心里能不难受? “二十条大罪,条条都是斩立决。”嘉庆帝声音发颤,“看在你面上,赐他白绫吧。”公主的眼泪砸在青砖上,想起嫁过去那天,和珅亲自在二门迎接,腰间挂着乾隆爷赐的十二颗东珠,光那身朝服就值上万两银子。谁能想到,风光了一辈子的和中堂,最后连个全须全尾都得靠闺女求来。 大牢里的和珅早没了往日威风,听说公主求情,反而笑得癫狂:“当年在咸安宫吃窝头就咸菜,想着有朝一日能顿顿吃肉;后来吃肉腻了,又想穿绫罗绸缎;等绸缎穿厌了,就盼着金子堆成山——人啊,贪心就像无底洞,填不满的。”他摸着黄绫子上的“留全尸”,突然想起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团来京,他负责接待,乔治三世的信里说要通商,他回了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现在想想,这话多像自己的一生——总觉得荣华富贵无穷无尽,却不知早被人盯上了账本。 正月十八晌午,和珅在牢房里悬梁自尽。消息传到和府,丰绅殷德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发呆,公主盯着案头的翡翠白菜掉泪——这东西还是当年公爹从李侍尧府里抄来的,如今成了抄家清单上的头一项。后来嘉庆帝念着兄妹情分,没对丰绅殷德赶尽杀绝,但和家到底是败了,就像牢房墙上的霉斑,再鲜亮的颜色,遇着潮气,终会慢慢暗淡。 老百姓后来聊起这事,总说和珅聪明一世,却没看透“月满则亏”的道理。乾隆爷宠他,是因为他能办事又会哄人;嘉庆帝杀他,既是立威,也是真恨他贪墨。那张保命诏书,看似是乾隆爷留的情,其实早把话说透了——在皇权面前,再大的权臣也不过是个奴才,能留全尸,已是格外开恩。您说这人啊,一辈子追名逐利,临了才明白,比黄绫子更金贵的,是心里头那杆秤,秤歪了,啥都兜不住。
1799年正月的紫禁城飘着细雪,和珅蜷缩在刑部大牢的草席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静山柔水含情
2025-04-14 23:49:52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