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女工吴桂贤一步登天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可她只干了2年就主动辞职回厂当工人,还感慨说当中央干部不如当工人踏实,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5年,吴桂贤到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选举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而她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位女副总理。 在当选后被问及感想时,吴桂贤忍不住说道:“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当上副总理。” 吴桂贤是河南巩义人,兄弟姊妹9个,她排行老大,因此她很小就为父母分担繁重的农活,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在极度贫困中苦苦挣扎。 1951年,一场灾荒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替家里分忧,13岁的吴桂贤孤身来到陕西打工,由于年纪太小只能先到亲戚家当保姆,正好国棉一厂招工,于是她便报了名。 当时的招工年龄要求是16岁,吴桂贤为了能当工人就谎报了年龄,可是她认为应该对党和人民忠诚,于是在填个人信息的时候,老老实实在表格上填上了“13岁”,结果差点被工厂退回去,后来还是在她的极力争取下,才破格留了下来。 吴桂贤深知工作来之不易,因此非常努力,原本她就会些裁剪的手工活,所以在工作上一教就通,是个干工作的好苗子。 同时,吴桂贤还追求思想进步,她白天工作,晚上就去工人夜校学习,在不间断的学习中,吴桂贤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她不无感慨的说,是毛主席的思想和党的培养让她得到了成长。 1958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吴桂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调到“赵梦桃小组”。 “赵梦桃小组”是全国闻名的先进集体,而赵梦桃是和吴桂贤同一批进厂的纺织工,比吴桂贤大3岁,她在工作上成绩斐然,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最为难得的是,赵梦桃主动将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吴桂贤及其他工人,并且在纺织技术匮乏的情况下,多次和吴桂贤破解技术难题,所以在这一时期,吴桂贤进步巨大,对于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她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把赵梦桃当作了学习的楷模。 可惜天不遂人愿,年轻的赵梦桃不幸患癌病逝,万分悲痛的吴桂贤主动挑起了“赵梦桃小组”的重担,在她的带头作用下,“赵梦桃小组”不光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还年年被评为先进标兵,而她也随着“赵梦桃小组”的先进事迹闻名全国,两次受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观礼,并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8年,吴桂贤被提拔为副厂长。厂领导为了重点培养她,安排她到西北大学学习,毕业后她不仅在厂里身居要职,还当上了陕西省革委会常委,后来更是被选为陕西省常委副书记。 1973年,吴桂贤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此时的吴桂贤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连毛主席都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1975年全国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毛主席认为要培养革命接班人,就应该从基层工农兵中选拔干部,而在毛主席批示下,吴桂贤的名字被列入了政治局候选人名单。 在被选举为国务院副总理后,吴桂贤受宠若惊,毕竟她只是个纺织工人,并不具备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因此她很忐忑,后来还是在周总理的开导下,她才扛起了重任,而当时的她不过才37岁的年纪。 成为副国级干部说起来很风光,可吴桂贤深知责任重大,所以一直谨言慎行,比如每次开会,大家都侃侃而谈,唯有她默不作声,直到主持人问大家的意见时,她才不得不说一声“我没意见”。 此外,按惯例应该给吴桂贤配秘书和警卫员,但吴桂贤认为自己是劳动人民,凡事都应该亲力亲为,因此拒绝了这一配置,结果每天要管理的文件太多太杂,让她力不从心,后来不得已她才申请配备了秘书,但仍拒绝配备警卫员。 当然,吴桂贤在工作中也闹过笑话。 比如1975年,吴桂贤在接待日本一个医药代表团时,听日本人对李时珍赞叹不已,于是她就问在座的卫生部长刘湘屏:“李时珍是哪个省的?今天来了没有?安排一下,让他和日本朋友见个面。” 后来担任中科院院长的方毅肯定了这件事的真实性,但多年后的吴桂贤对于这个笑话颇为淡然,她说她虽然文化低,但她好学好问,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传记她也看过不少,她怎么能不知道李时珍呢! 除了工作上难以胜任,吴桂贤在生活上也有诸多不习惯,比如当时在人民大会堂喝茶一次要交2角钱的茶水费,原本副国级干部的工资是400元钱,可吴桂贤是“提职不提薪”,因此工资和粮食关系还在国棉一厂,每月仍拿76元钱的工资,这点工资根本不够她在北京的开销,所以为了节约,她只有喝白开水。 1977年,吴桂贤经过深思熟虑主动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重新回到国棉一厂担任党委副书记。 当时大家都不能理解吴桂贤的选择,但吴桂贤却笑着说:“我本来就是纺织工人,对我来说当中央干部哪有当工人踏实。”不得不说,吴桂贤虽然身居高位却没被权力带偏,仍保持着工人本色,不愧是工农兵代表中的佼佼者。
纺织女工吴桂贤一步登天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可她只干了2年就主动辞职回厂当工人,还感
底层史观吖
2025-04-15 10:31:32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