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做梦都要笑醒,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纺织女工摇身一变竟当上了上海市委书记,不过她万万没想到这样的风光也只是昙花一现,等待她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 1950年,新建成的辽阳纺织厂招工,15岁的王秀珍通过了招工条件,成为了一名纺织女工。 当时王秀珍的父亲才病逝不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王秀珍的肩上,好在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上班,但她的工资仍够养活一家人。 王秀珍一提到旧社会就痛哭流涕,她出生于贫农家庭,原本在6个姊妹中她排第三,却因冻饿原因导致卖的卖,死的死,让她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姐,每天不光要挖野菜砍柴草,还要领着妹妹们去拾煤块,生活过得极为艰难。 新中国成立后,王秀珍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分了田地和房子,她还当上了纺织女工,正因如此她才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工作起来不光吃苦耐劳,还特别能钻研,因此她很快在工人中脱颖而出,多次被市里和省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还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王秀珍不光工作积极,她还深知自己没文化,所以在夜校里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具备了高小文化水平。 厂里很重视王秀珍这样的优秀女工,于是在1956年,在组织的推荐下,她获得了到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学习的机会。王秀珍深知自己文化有限,所以在学习期间尽管成绩不好,但她并不气馁,反而抓住一切时间学习,最终顺利毕业。 由于之前有劳模光环,王秀珍也很受学校重视,因此她在学校里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班长及团支部书记等,而这些工作大大地增强了她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然而4年学业结束后,王秀珍却对新工作大失所望。 原本王秀珍应该回辽阳纺织厂工作,可她在毕业前就与上海一位年轻干部结婚,组织为了照顾她的个人生活,就将她分配到上海第三十棉纺织厂,也就是国棉三十厂。 初来乍到的王秀珍原本以为领导会给她安排个一官半职,毕竟她在原来的单位已经担任副厂长职务,可让她没想到的是,领导竟然安排她去管档案,这在她看来,简直是大材小用,后来在她的一再申请下,她才回到了纺织岗位上,然而却只被任命为车间工长,她算了一下,不仅官职远远不如从前,连工资也比以前当副厂长的时候少一角钱,那她读这4年书的意义在哪里呢? 心中有了怨气,王秀珍就有了消极怠工的表现,领导批评她,她还认为是领导在针对她,于是想方设法借调到纺织工业局去管档案,没想到厂里竟然不放人,这也让她愈发认定是领导故意针对排挤她。 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后,王秀珍成了积极分子,她利用机会查盘查了厂里的账目,并与领导闹过矛盾的人勾连在一起,公开批评厂里不注重阶级成分。 原来,国棉三十厂在解放前是私营工厂,公私合营后才收归国有,但考虑到厂里以前的老员工有扎实的技术,所以就将他们留下了。王秀珍批评的正是这些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应该与之划分清楚。 不过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就连厂领导都没有搭理王秀珍,这让王秀珍大为光火,于是在1966年贴了厂领导的大字报,这份大字报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惊动了上海纺织局党委,专门派了一支工作队下来调查,王秀珍也因此一举成名,还被选为革委主任,从此开始了她疯狂的造反之路。 当然王秀珍再疯狂也需要有个背景过硬的靠山,而她的靠山就是当时的风云人物王洪文。 在王洪文的指挥下,王秀珍成立了“捍卫毛泽东思想战斗队”,不光把厂领导揪出来游街,还将和她有矛盾的工作队也当作了批斗对象,在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王秀珍很快就成为了仅次于王洪文的风云人物。 为了跟随王洪文到北京去告上海市委领导的状,王秀珍撇下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带着手下挤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不过到南京时就受到了阻挠,当时王秀珍下了极大的决心,准备带着手下步行到北京,后来由于事件发生转机,她才返回了上海。 对于王秀珍的忠心,王洪文也没有忘记提携她,所以她先后被选为“九大”和“十大”的代表、主席团成员及中央委员等,并且还于1971年被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及市革委会副主任。 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通过造反,竟然获得了如此大的政治甜头,这让王秀珍的野心更加膨胀,同时也让她对王洪文等人更加唯命是从。 然而王秀珍的好日子随着“四人帮”的垮台戛然而止,她先是被隔离审查,随后被解除了职务并开除党籍,让人感到讽刺的是,一度对王洪文死心塌地的她在公审王洪文时,竟为了立功出庭指证王洪文的罪行。 不过,王秀珍作为“四人帮”的帮凶,仍逃不掉被人民审判,最终她于1982年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17年有期徒刑,直到1994年才刑满释放。 不得不说,原本王秀珍在工作上积极努力成为了劳模,又获得组织推荐上了中专,只要她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续在纺织行业深耕,就会有美好的未来,可惜她却为了权力走错了路,最终一无所有,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可悲可叹。
王秀珍做梦都要笑醒,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纺织女工摇身一变竟当上了上海市委书记
鉴史忆往呀
2025-04-15 11:35:07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