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女孩从小就是学霸,如今被保送到北大。当别人问她有什么学习秘诀时,她说:“我

猫猫背茹茹 2025-04-15 16:58:04

郑州一女孩从小就是学霸,如今被保送到北大。当别人问她有什么学习秘诀时,她说:“我从小就没觉得学习有多难。”她还透露家里人从小就陪她一起看书,一直到她拿到大学通知书,家里才买了电视机。网友纷纷感叹:“人家的父母在旁边读书,我的父母只会在旁边刷手机!” 据报道,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姑娘田畅,硬是凭着真本事,敲开了北京大学缅甸语专业提前批的大门。 消息传开,亲友邻里都好奇:这孩子咋就这么厉害?是不是有啥独家秘笈? 然而,比起这张金光闪闪的北大录取通知书,田畅家里一个挺“特别”的细节,反倒更让人想聊聊——直到闺女被北大稳稳录取了,家里才买了第一台电视机。 你没听错,过去的十几年里,田畅家的客厅一直没有电视这个“标配”。搁在今天,家家户户客厅中央不是大屏就是巨幕,田家这多少有点“格格不入”。但他们就是这么安安静静地过来了。 没电视的日子,一家人干嘛呢?画面其实挺简单,女儿田畅在灯下写作业、看书的时候,爸妈不是撂下一句“好好学啊”就各自刷手机、忙自己的,而是也拿起书本,安安静静地在旁边陪着女儿一起读。 少了电视的喧闹,家里自然就多了几分书香和宁静。当然,田畅也有手机,但用多久家里早有约定,不是想玩就能一直玩。这里面有小姑娘的自律,更有这个家早已形成的规矩带来的无形力量。 看到这儿,再想想我们身边不少家庭的景象,心里可能真会“咯噔”一下。多少爸妈,嘴上挂着“一切为了孩子”,行动上却是:孩子在书桌前苦熬,自己在一边手机刷得飞起,短视频、小游戏不亦乐乎,还美其名曰“陪读”。 说实话,这种“陪伴”,有时更像是一种隐形的干扰,甚至会让孩子心里嘀咕:“凭什么我就得学,你就心安理得地玩?”再回头看看田畅爸妈的做法,这种对比确实有点“戳心”。 我们常说,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起点。田畅这姑娘,语文、英语确实拔尖,尤其英语,老师都说她学起来像玩儿一样轻松。这份语言上的“灵气”,可能真是老天爷给的“见面礼”。 我们得承认,学习上,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可光有好种子还不够,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还得看脚下的土壤肥不肥沃,后期的阳光雨露跟不跟得上。 田家这种近乎“复古”的家庭环境,爸妈用自己的行动营造出的那份安静、专注的读书氛围,对田畅来说就是最珍贵的“营养液”。 这件事也让当家长的重新思考“家庭教育”这四个字的分量:环境的熏陶、父母的榜样、好习惯的养成,这些靠着日积月累“攒”出来的软实力,其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亚于天生的聪慧。 所以说,田畅能走进北大,不单单是靠天赋这块“敲门砖”,更是天赋加上后天精心呵护,特别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家庭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不是一句口号,它的分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想“复制”一个田畅那样的天赋,可能不太现实。 但是学学田家爸妈那份沉下心来的定力,那种不浮躁、高质量的陪伴,是不是更有可能实现,也更有普遍的意义呢? 或许可以试着在某个晚上,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安安静静地读会儿书。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可能正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真诚、也最有效的滋养。 毕竟培养一个内心踏实、懂得自律、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其价值绝不低于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学霸”。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2025年4月14日

0 阅读:97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