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医生将一支“神药”打进了肯尼迪的脖子里。这天是肯尼迪和尼克松争夺总统的电视辩论。结果,肯尼迪全场表现有如神助,最终打败尼克松,夺得了总统宝座 麦克斯·雅各布森,1900年出生于德国,30年代移民美国,在纽约曼哈顿开了家不起眼的诊所。他瘦得像根竹竿,常穿皱巴巴的白大褂,操着德国口音招呼病人。别看诊所寒酸,来的却都是大人物——政客、明星、艺术家,个个慕名而来。他有个绝活:一针下去,人立马精神百倍,嗓子哑的能唱歌,腿软的能跑步。这“神药”是个啥?没人说得清。他从不写病历,也不按常规看病,直接拿针筒配药,病人只管享受效果。 后来调查翻出真相,这针剂哪是什么维生素,分明是安非他命、激素和胎盘提取物的混合物,剂量远超医学底线。玛丽莲·梦露1962年拍片时靠它提神,猫王用它撑演出,萨尔瓦多·达利拿它稳画笔。这些名流一针下去,立马满血复活,可没多久就陷进依赖的坑,出不来。麦克斯靠这手艺在名流圈混得风生水起,但也给不少人埋了雷。他从不觉得自己有错,只管赚钱,病人咋样他不管。 1960年9月26日,芝加哥CBS演播大厅,肯尼迪和尼克松迎来美国首次电视辩论。这天对决不只是政策交锋,更是形象比拼,全国7000万人盯着屏幕。开场前,肯尼迪喉咙发炎,声音出不来,急得团队满头汗。就在这节骨眼上,麦克斯·雅各布森带着针筒赶到。他给肯尼迪脖子上来了一针,药效快得吓人——不到十分钟,肯尼迪嗓子通了,人也精神了,穿上西装就上了场。 辩论时,肯尼迪状态爆棚,声音洪亮,逻辑清晰,谈经济政策头头是道,手势稳得像排练过。尼克松呢?整场蔫了吧唧,脸色苍白,汗流不停,回答问题磕磕巴巴。电视放大了一切,观众看得清楚:肯尼迪像个领袖,尼克松像个病人。辩论后民调一边倒,肯尼迪大胜,最后赢了大选。历史学家研究,这场胜利跟当晚状态关系太大,而那支“神药”就是关键。可没人当时知道,这针剂有多危险。 当上总统后,肯尼迪没跟麦克斯断联系。1961年,他背痛严重,麦克斯常跑白宫给他打针。维也纳峰会前,他又靠针剂撑场子,会谈开头精神抖擞,可几个小时后就蔫了,峰会没谈出啥结果。白宫内部慢慢察觉不对,肯尼迪情绪起伏大,有时开会发脾气,有时沉默得吓人。医生警告过这针有问题,但他没停,麦克斯也照打不误。据记录,1961到1963年,这类注射没少过。 那针剂成分早超出了“提神”范畴。安非他命让人兴奋,但副作用是情绪不稳、依赖加重。肯尼迪身体本来就不好,背痛、肠胃病一大堆,再加上这玩意,等于火上浇油。1963年11月22日,他在达拉斯遇刺,枪声一响,命没了。那支“神药”救过他的辩论,却没救他的命。有人说,这针剂让他短期爆发,却也加速了身体崩盘。 麦克斯的“好日子”到1972年才算完。那年《纽约时报》爆料,他几年里买了13.5公斤安非他命,针剂就是毒品混出来的。消息一出,病人跑光,诊所没人敢进。1975年,他行医执照被吊销,彻底凉了。1979年去世时,他已经穷困潦倒,诊所空荡荡,只剩几个药瓶。曾经靠一针赚名利的人,最后啥也没留下。他从不觉得自己害人,可事实摆在那儿——不少病人毁在他手里。 1960年那针,成分没公开过,但从麦克斯的采购记录和调查看,肯定有安非他命。这东西短期让人精神百倍,嗓子哑了也能立马说话,肯尼迪辩论时那状态完全说得通。可长期用就是玩命,依赖、精神失控、心脏负担,哪样都够呛。肯尼迪靠它赢了尼克松,但也付出了代价。那天针剂救场是真,埋下隐患也是真。它改变了美国历史,却不是啥光彩的事。
1960年,医生将一支“神药”打进了肯尼迪的脖子里。这天是肯尼迪和尼克松争夺总统
历史海大富
2025-04-16 07:03: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