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因为在一节音乐课上指出了教材的错误,老师很生气,就

蜀山史道道 2025-04-17 15:08:02

1949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因为在一节音乐课上指出了教材的错误,老师很生气,就对李讷说:“你把你爸爸叫到办公室来!”

在主席的几个儿女中李讷的年纪最小,也最得父亲疼爱。熟悉她的人都说,她继承了父母的很多特点,特别是五官的脸型上,和主席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虽然疼爱女儿,毛泽东却并不希望她因为自己的原因受到过多的优待,所以他一直叮嘱她不要对外说自己是主席的孩子。平时上下学,李讷并没行享受到高级干部子女专车接送的待遇,她在学校也从来不提父亲的事。

有时回家,毛泽东会主动给女儿整理书包,一边整理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娃娃,到学校是学知识,千万不要搞特殊啊。

人小鬼大的李讷却突然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她抬头问父亲,如果同学问我您的名字,我要怎么说呢?这个问题让毛泽东也犯了难,他思索片刻后告诉女儿,你姓李,就说你爸爸叫李得胜吧。

这个名字可不是毛泽东随便胡诌的,当年在陕北根据地的时候,中央领导为了隐藏身份,都给自己去取了假名字,毛泽东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谐音就是“得胜”,即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小姑娘还是不放心,她继续问到,他们要是想知道您的职业呢?一听这话毛泽东也笑了,女儿的思维实在太跳跃,他都快跟不上了。他笑呵呵地对李讷说,这个呀你就自己想,只要是个劳动人民,什么种菜、做饭都可以,但一定不要说爸爸在中南海。

结果到了学校,有同学果然向她打听情况,一个小男孩得意地告诉她,自己父亲是个大领导,上学放学都是车接车送,可威风了。李讷当然不能说,只能抿起了小嘴。

因为这样的善意隐瞒,却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乌龙。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教同学演唱一首革命歌曲。正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演唱时,李讷却若有所思地举起了手,显然是经过了一场艰难的思想斗争。

老师一眼就看到了李讷举起的手,连忙停下来询问。谁知小姑娘站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把老师搞糊涂了,她说,老师您唱错了。老师被她这么一说,自己也有些不自信起来,连忙翻看了教材,确认自己没有唱错。

原来,教材上的歌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但小姑娘却用脆生生的声音告诉老师,我爸爸说不是中国,是新中国。

同学们立刻哄笑起来,老师也有些生气,质问李讷,难道你的父亲比教材和音乐家还厉害?眼见正常的课堂秩序被打乱,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小姑娘。

谁知李讷的倔脾气上来了,她据理力争,爸爸说我们之前就有一个中国,现在咱们的国家应该叫新中国。老师被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她问小姑娘,你爸爸就那么正确?他是哪位大人物?

因为这件事,一向乖巧的李讷被请了家长,老师对她说,让你爸爸到学校,我要和他好好聊聊。说完这话,音乐课照常进行,意识到自己闯祸的李讷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她不知道回家该如何面对父亲。

后来的一堂课,老师教的是诗歌《东方红》,其中出现了毛泽东的名字。李讷被点名起来朗读,结果因为声音太小,感情不够充分,又被老师批评了。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在读到“毛泽东”这三个字时,一定要注意抑扬顿挫,读出一种强烈的感情。因为小姑娘的反应太淡定,导致老师都怀疑她有别的想法。

作为主席的女儿,李讷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了,她也逐渐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因为学校的老师同学,对父亲都无比敬爱,如果自己的身份曝光,受到特殊待遇在所难免,这就违背了父亲的初心。所以即使遭受种种质疑,她也咬牙默默忍受下来。

长大后,李讷非常怀念小时候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宝贵时光。为了锻炼孩子们,毛泽东还专门让她到干部学校接受锻炼,导致李讷一直没时间找对象。后来她和一名基层的服务员相爱,结婚时受到了母亲很大的阻力。

但毛泽东的思想很开明,他拍板支持女儿的婚事,还专门送去了一整套马克思全集,希望女儿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做真正的人民的女儿。

婚后两人感情也算和睦,但后来因为性格和追求不同,选择了和平分手。这件事让主席很是伤心,他觉得女儿对待感情有些草率,也遗憾自己没替她把好关。幸运的是,李讷的第二段婚姻非常幸福,夫妻两人相濡以沫,一直相伴到老。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