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夏,常德城的天空阴沉得像要塌下来,空气里满是暑热的闷气。因叛徒出卖,21岁的王月贞被敌人抓住,押往刑场。临刑前,她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在黄土地上铺开一床灰色毯子,坐上去,轻抚着儿子,含泪喂下最后一口奶。 王月贞,1905年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里。爹妈靠编竹筐糊口,家里连顿饱饭都难得吃上,可他们硬是攒钱让闺女读书。她从小脑子灵,村里老先生常夸她记性好。1910年代的常德,乡下泥巴路坑坑洼洼,码头边却堆满了洋货,乡亲们挑着担子走过,低着头,满脸疲惫。1921年,王月贞考进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那时候,学校里到处是新思想,《新青年》杂志摆在课桌上,同学们聚一块儿聊国家大事。她常站在操场边,盯着湘江发呆。1923年,她下了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 1925年,五卅运动的风吹到全国,她回到常德,干劲十足。她站在码头仓库的麻袋堆上,拿个铁皮喇叭喊话,嗓子都喊哑了。有人递水,她摆摆手,继续讲上海工人的惨事。她带头烧了一堆日货,火光映在江面上,围观的群众拍手叫好,洋行老板吓得连夜跑路。她那股子劲头,让常德人都记住了她。1926年,她调到长沙,跑工厂发传单,布鞋上全是煤灰。那年,她在罢工集会上认识了省总工会秘书长翦去病。两人一起堵厂门、逼资方谈判,散会后在油灯下聊革命,没多久就结了婚。1927年,她被派到湘阴县当特别法庭庭长。审判土豪劣绅钟纯生那天,县衙外挤满了人。她坐在堂上,青布长衫干干净净,宣读罪状时字字清楚,钟家的坏事被抖了个底朝天。判决枪决后,场院里掌声震天响。 她跟翦去病结婚后,生了个儿子。孩子才几个月大,她还在忙革命。夫妻俩带着孩子四处奔走,日子苦,但信念没动摇过。可惜,好景不长,1928年夏天,叛徒告密,王月贞被捕,革命路走到尽头。 1928年夏天,常德城的青石板路上,镣铐拖地的声音刺耳得很。王月贞被押到刑场,身上穿的囚衣破得不成样,满身血痕,额头上的伤口已经结了痂。叛徒出卖了她,敌人抓她时下了狠手。她被推到刑场中央,黄土地上尘土飞扬。她抬起头,看见亲人抱着她4个月大的儿子站在不远处。她开口提出最后一个请求:喂孩子最后一口奶。亲人把孩子递过来,她接过襁褓,在黄土地上铺开一床灰色毯子,坐下去。她轻轻抚着儿子的小脸,解开衣襟喂奶,眼泪一滴滴落在孩子身上。喂完后,她把孩子递回去,平静地看向行刑的人。枪声响了,她倒下,年仅21岁。那一刻,刑场上的每个人都愣住了。 王月贞的死让乡亲们既愤怒又难过。8天后,她的丈夫翦去病也被敌人抓住,在同一个刑场被枪决。夫妻俩都没能熬过那年夏天。他们的儿子才4个月大,幸好祖母拼了命保住这孩子,带着他躲到沅江边一个偏僻渔村。祖母靠织渔网养大孙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总算熬了过来。新中国成立后,常德人在德山孤峰岭给这对烈士夫妇建了合葬墓。墓碑立在那儿,风吹日晒也没倒。每年清明,学生和老百姓带着花去悼念,墓前的蒲公英开得满山都是,随风飘散,像她留下的精神,生生不息。后来,纪念馆建起来,讲解员常讲她的故事,说她是湘北大地上的英雄。那孩子长大后,虽然没见过爹妈,但靠着祖母讲的故事,知道自己父母是为啥走的。 参考资料 王月贞.中国军网
1928年夏,常德城的天空阴沉得像要塌下来,空气里满是暑热的闷气。因叛徒出卖,2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4-17 17:21:31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