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母亲去世,他回乡葬母。哪料,袁家族长袁世敦却说:你母亲不得入祖坟!
那时的袁世凯,已经是风光无限的满清要员,袁家的族长为何不让他的母亲埋在祖坟里呢?
这要从袁世凯的母亲身世说起。
当初,袁世凯的母亲从小家贫,为了生计,不得不在项城县的地主豪绅袁保中家做一个洗脚丫鬟。她伺候的对象是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
那天,袁保中喝了点小酒,挺兴奋的,看着眼前的洗脚丫鬟还挺顺眼,于是,他脱了袜子,把脚丫子伸到丫鬟面前,指着脚心的黑痣炫耀:“你看看我这脚底的,这就是我的福气啊!”
他以为丫鬟会恭维他两句,没想到,丫鬟淡定地说:“这有什么稀奇,这样的黑痣,我脚下有两颗呢。”
袁保中以为丫鬟故意这样说,不相信,立马让丫鬟脱了袜子当场检查,果不其然,丫鬟的两只脚心各一颗黑痣。
袁保中啧啧称奇,当即将刘氏纳而为妾。不久,刘氏生下了袁世凯。
袁家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为袁世凯兄弟请来名师教学。只是,袁世凯的科举之路并不那么顺利,考了两次都不中,他心灰意冷,一把火把书烧了,转身投军去。
没想到,科考之路不顺,在军中倒是平步青云。他因平乱有功,一直官至直隶总督,成为清廷的封疆大吏,一时间风光无限。
袁世凯是个阴险毒辣的角色,可是,在父母面前,他却是个大孝子。
他发达后,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晨昏定省。
在袁世凯的仔细照顾下,袁母很是长寿,在那个年代活到了稀有的九十岁。
1901年袁母病逝。
袁世凯很悲伤。他和光绪帝告假回乡葬母。袁世凯想把母亲葬入祖坟,与父亲袁保中合葬。
可没想到,袁家族长却说:你母亲不能葬入祖坟。袁世凯顿时傻眼了。
为啥?
袁家族长叫袁世敦,是袁世凯的哥哥,正儿八经的嫡出。他说:“妻妾有别,嫡庶不一”,小妾逝后不能入祖坟正穴,不能同嫡妻夹棺并葬,只能葬在祖坟外面。
袁世凯气的七窍生烟,但迫于族规,他还是忍气吞声几次与嫡兄袁世敦协商,但袁世敦就是不肯让步。
袁世凯为了母亲,咬了咬牙,下跪哀求,但袁世敦还是不为所动,他甚至不着孝衣,穿上红袍赤裸裸的表示不屑。
就算你袁世凯官再大,也别忘了你是庶出,族中的事务还是得听我的。
袁世凯虽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还加封太子少保,地位可谓超然,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更改千百年来“妾室不得入家谱不得入祖坟”的规制。
既然如此,袁世凯也不再哀求袁世敦,既然不让葬入祖坟,那就另寻风水宝地。
他请风水大师在袁寨东北15里处的洪家洼,择了一块120亩的风水宝地,宾客如云帅府连续开宴,日以继夜,袁母下葬那几天,鞭炮齐鸣,连续放了三天三夜。
他大操大办,让小妾出身的娘亲最后风光一次。
自此以后,兄弟反目成仇,袁世凯再也没有回过项城老家。
其实,袁世敦除了是因为族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袁世凯母亲去世时,慈禧太后赏银三千两,封袁世凯生母刘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而袁世敦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正室都没有一品诰命夫人的称号,你一个妾,凭什么?这一切,都是袁世凯造成的。
袁世凯虽然在政治上为人所不齿,但是,他是一个孝子,这不容置疑。
刘氏,一个出身卑微的洗脚丫鬟,她的命运因为袁世凯这个儿子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儿子的成就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荣耀。
尽管刘氏最终因为族规未能与丈夫合葬,但袁世凯为她举行的葬礼规模之大,也是对她一生的一种肯定和尊重。他通过这种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对母亲的爱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