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关门探讨佛经。不料,高阳公主竟然宽衣解带,从后面抱住辩机。辩机顿时气血翻涌,乱了方寸,难以把持。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17个女儿。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天上就出现了一朵五彩祥云,唐太宗非常高兴,马上就赐封号“高阳”。
高阳公主聪明伶俐,讨人喜欢。唐太宗十分宠爱这个女儿。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养成了高阳公主骄横跋扈,任性妄为的性格,为其日后人生以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在她15岁那一年,唐太宗经过千挑万选,给她选了一个驸马,大功臣房玄龄的小儿子房遗爱。
高阳公主死活不同意,但是这次唐太宗没有依她。
大婚当晚,高阳公主一见到这个虎背熊腰的驸马房遗爱,大失所望,她把丈夫赶出房间,轻蔑地说:我和你不熟,不习惯和你一起睡,你去西苑吧,我累了。
房遗爱不敢违抗公主的命令,只得郁闷地走了。
婚后,公主发现房遗爱就是个粗人,只喜欢舞刀弄剑,不喜欢读书,性格怯懦,和高阳公主心中翩翩儒雅的公子大相庭径。因此,自幼饱读诗书的高阳公主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觉察到公主的轻视,为了讨好高阳公主,展现自己的孔武有力,房遗爱建议去长安郊外公主领地打猎。
高阳公主一路打马扬鞭,在领地上驰骋,好不快意。突然,一只兔子蹿出来,高阳公主马上就去追,看见兔子进了一间草庐,高阳公主也跟着进去了。
在草庐里,一位白衣僧人正端坐在案前诵读经书,他就是和尚辩机。看见辩机,高阳公主心头一颤,温润如玉,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这不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吗。辩机也被高阳公主的美貌深深吸引。
四目相对,一见钟情。辩机忘记了他是出家人,高阳公主忘记了她是有夫之妇,两人在一起,激情四射。
房遗爱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敢怒不敢言。更为搞笑的是,两人在里面卿卿我我,而作为丈夫的房遗爱竟然在门口为他们把风。
高阳公主见其可怜,送了两个年轻貌美的侍女给房遗爱。从此,两人各玩各的,幸福地过了6年。
可没想到,幸福很快就被一个小偷给破坏了。
贞观年间,为了追查一宗盗窃案,御史搜查了辩机所在的寺院,搜出一个宫里的金宝神枕。追问之下,辩机承认是高阳公主所赐。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瞒不住了。这样的丑闻让唐太宗觉得很没有面子,盛怒之下,腰斩辩机。
情人被杀,高阳公主因此恨透了她的老爸。在唐太宗去世的时候,高阳公主一滴泪都没有流。
没有了父亲的管束,高阳公主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她派人四处寻找俊美的和尚,道士,同他们寻欢作乐。
高阳公主的这些出位之举还算不上什么,最致命的事情是参与了政治。
643年,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因为争位双双被贬,房遗爱受牵连,被贬为房州刺史。一直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到了地方,受不了艰苦的生活,就和一些同样失意的皇亲国戚在一起,发牢骚,讲怪话。
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但还是被人告发他们想谋反。
这个告发他们的人不是别人,是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他的哥哥为什么这样做?
当初,高阳公主刚嫁过来的时候,房家兄弟还没有分家,高阳公主觉得自己身份高贵,哥嫂不配和自己同桌吃饭,就怂恿房遗爱和哥哥分家。房家无奈,只好求助唐太宗,高阳公主被狠狠骂了一顿。
从此,梁子就结下了。高阳公主恨透了房遗直,就想着把房玄龄留下的爵位抢过来,让房遗直一无所有。房玄龄是大功臣,封户很多,可是爵位归长子继承。
于是,高阳公主一不做,二不休,诬告房遗直非礼她,想借机搞倒他,让自己的丈夫继承爵位。
结果还是被唐太宗查出来,唐太宗一生气,把高阳公主的封户减少了一大部分,并把她关起来让她好好反省。虽然这件事情没有对房遗直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但也激怒了他。
在看到房遗爱等人组织了反朝廷的小团体,而高阳公主又结交了一大批和尚,道士,经常做一些算命,望气之类的不轨行为时,房遗直也担心他们行为会连累到房氏一族,索性告发他们。
这件事情,是长孙无忌调查的,长孙无忌为了稳固唐高宗的地位,趁机将此谋反案扩大,将所有的反对派都一网打尽。全部处死。
高阳公主被赐自尽,年仅27岁。
长孙无忌为了达到目的陷害了很多忠良。风水轮流转,659年,他也因谋反案死去。
上天给了高阳公主一副好牌,却被她打得稀碎。如果她能够收敛一下脾气,任性,那她的结局也不至于这么悲惨。
唐太宗的溺爱,养成高阳公主刁蛮任性的性格,这份溺爱,也毁了她。
看似爱,实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