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时,中央军兵力明显占优,为何未阻止傅作义起义? 傅作义手下军队并不多,

蜀山史道 2025-04-19 22:43:22

北平解放时,中央军兵力明显占优,为何未阻止傅作义起义?

傅作义手下军队并不多,而国民党的中央军有大概10万人,兵力占了优势。

中央军,包括第四军团和第九军团等,第四军将领是黄埔一期生,不管是统兵才华还是对国民党的忠诚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第九兵团更不必多说,其中多为汤恩伯亲信。

傅作义本身爱国爱民,又有着女儿傅冬的关系,再加上傅作义以维护北平文化古都为己任,不愿故宫和大学校园等受到破坏,所以傅作义选择起义。

可是起义兵部队与城内的国民党中央军差距巨大,傅作义想起义,中央军却是坚决反对起义的,他们为何没有出兵阻拦傅作义呢?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一开始我党制定的方略是围困傅作义,若傅作义不愿起义,围困是我党的最佳方略。将敌人围死,困死。

除此之外,关于进攻手段也有了详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若敌人来到故宫以及大学校园等重要场所,是不允许进攻的。

因北平是文化古都,里面的文化遗产,文化象征意义不容小觑,一旦损坏,容易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北京是攻为下,围为上,和平解放是最佳手段。

傅冬也一直要劝父亲傅作义起义,傅作义自身也是认同的。

可是想要起义傅作义却需要考虑重重的因素,而最优考虑的便是城内为数不少的中央军。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傅作义手下的部队并不多,傅作义手下部队有四个师被消灭了。有另外一个师队还在怀来。在兵力上可谓势孤力单,伤亡惨重。

兵力上占据极大的弱势地位,而一旦与中央军动起手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傅作义手下人马当时共计有两个师和一个警卫团。而中央军部队有10万人。第四兵团领导者是李文,李文是黄埔一期生,不管是统兵作战还是对于党国的忠诚都是比较坚定的。

第9兵团更不用多说了,他原本就是汤恩伯的第13军扩编而成的。所以这一兵团可谓就是汤恩伯的嫡系亲信。

傅作义下定决心起义后,为防备这两支部队,所以开始的悄悄调配兵力部署了。

首先傅作义将总部调到了中南海,并将自己的嫡系部队调来守卫。了最快速度消除有可能发生的叛乱,傅作义在山上安排了野炮团。

傅作义将三个精锐师安排到了城西。这样一旦动起手来,傅作义的三个精锐师便可以随时控制城门。能控制局面。

此时我军的部队已在缓缓逼近北平,一开始是做了围困北平打算的,不愿正式交火,因北平是三朝古都,文化遗产不容估量。谁也不愿意做那个历史的罪人,专门聘请梁思成设计攻击路线,为了避免古物破坏。

傅作义调配好兵力部署后,确保一切已然万无一失了,便召集中央军进行了会议。

傅作义对他们采取了怀柔政策,表示只要把部队留下,中央军各级高级将领随时可以离开。

大势已定,傅作义也已做好了策略安排。而且李文等也不愿承担破坏文化古都的责任。他们最后选择了离开。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