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泡沫可能要破灭了最近和几位做教育的朋友聊天,一个普遍的感觉是,国内的国

黑夜黑眼睛 2025-04-21 18:43:33

国际学校的泡沫可能要破灭了

最近和几位做教育的朋友聊天,一个普遍的感觉是,国内的国际学校、国际班,这几年的日子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水面下,有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甚至可能在未来几年,深刻地改变很多中产和高净值家庭为孩子规划的路径。有朋友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未来五年,可能超过一半的所谓“国际学校”,会被那些顶尖的公立高中本部或国际部“踩踏”。这话听着刺耳,但仔细琢磨,并非空穴来风。很多家长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的认知里:砸钱进好的国际学校,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海外名校的大门。这个逻辑,以前或许大致成立,但现在,底层支撑它的几个要素,都开始松动了

我反复提过,这些年,美国顶尖名校在国内的招生,明显在变得保守和集中。它们越来越倾向于在少数几所知根知底、长期合作的“ feeder school ”(生源校)里挑选学生。这对那些本来就在第一梯队的顶级国际学校、或者顶尖公办的国际部来说,是利好,马太效应会更明显。但对于广大的二、三梯队国际学校呢?这几乎是噩梦。一方面,顶尖大学的录取榜单上,基本看不到它们学生的名字了,这让它们冲击第一梯队的希望变得渺茫。另一方面,最优质的生源会加速流向头部学校,没有好生源,就更难出好成绩,形成恶性循环。“名校敲门砖”这块招牌,对它们来说,正在迅速褪色

如果孩子的目标是这个方向,很多家长慢慢琢磨过味儿来了:高中读什么学校,似乎不像美系那么关键,考试成绩和背景提升的“硬通货”属性反而更强。你看这几年上海那边兴起的“A-Level脱产备考”模式。一些孩子在体制内读高中,或者干脆休学,集中火力刷A-Level成绩,同时参加各种高含金量的科研、竞赛项目。最后申请到的学校,很多并不比那些一年几十万学费的国际学校差,甚至更好。家长不傻,账一算就明白:既然最终比拼的是考试分数和背景“料”,那我为什么还要为那个“国际学校”的名头,付出那么高的溢价呢?留在好的公立高中,找顶尖的培训资源,把钱花在刀刃上,效果可能一样,甚至性价比更高。毕竟这样学籍还在,相当于PLAN B。这对很多以AL/IB为主、收费高昂的国际学校,又是一个釜底抽薪式的打击

像加拿大的OSSD、BC,澳洲的VCE这类课程,这两年也火起来了。它们往往被一些定位非常清晰的机构,或者小城市的国际部采用。这类课程体系相对没那么“卷”,难度和要求可能不如IB/AP那么高,但对于申请加拿大、澳洲等国的优质大学来说,路径是很成熟的。关键是,它们也能稳定地“交付”录取结果,而且通常费用更低。这就让那些不上不下、主打AP/A-Level课程的二三梯队国际学校处境更加尴尬:向上够不到顶级美本的门槛,向下又被这些“小而美”的课程分流。

0 阅读:349
黑夜黑眼睛

黑夜黑眼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