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东交民巷,但以美英两国为首的洋人对此不屑一顾,毛主席下达命令要求一个礼拜内外军必须撤离!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伟人的大智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欢腾一片。可北京城里,东交民巷却还是个刺眼的例外。这地方从清朝末年起就被外国使馆占据,尤其是美英两国势力最大,长期在这儿划地盘,搞得跟自己的后花园似的。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都没能把这块地收回来,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就盯上了这块“肉中刺”。他心里清楚,这地方不收回,国家主权就缺了一角,民族尊严也站不直。 1950年初,中央政府正式决定收回东交民巷。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当时美英两国在巷子里还有驻军,仗着自己是大国,根本不把新中国的命令当回事。他们的态度很明确:你们刚建国,底子薄,能拿我们咋样?可毛主席不是吃素的,他开会时直接拍板,限期一个礼拜,外国军队必须滚蛋。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下了死命令,解放军立刻进入备战状态。 命令传出去,解放军行动起来了。部队集结,武器装备检查一遍,随时准备硬碰硬。美英驻军那边呢,开始还不信邪,以为中国也就是吓唬人。可没两天,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解放军在东交民巷附近频繁调动,摆明了要动真格的。外国使馆的人坐不住了,赶紧开会商量对策。美英两国虽然嘴硬,但心里也明白,新中国不是过去的软柿子,捏不动了。 七天期限一天天逼近,洋人终于扛不住压力。撤退开始了,士兵收拾东西,车辆来回运物资,场面乱哄哄的。到了最后一天,解放军按时进驻东交民巷,外国驻军灰溜溜地撤了出去。整个过程没费一枪一炮,硬是把这块地拿回来了。巷子里的居民听说这消息,都跑出来看热闹,心里那叫一个痛快。从那天起,东交民巷不再是洋人的地盘,彻底回归中国。 这事儿干得漂亮,不光是收回了土地,更重要的是打了洋人的脸。美英两国本来想在新中国面前摆谱,结果被毛主席这一手整得没脾气。消息传出去,国际社会都开始重新掂量这个新生国家的分量。东交民巷的收回,直接让新中国在外交上站稳了脚跟。没多久,各国使团陆陆续续来北京建交,态度明显客气了不少。这一步棋,走得太值了。 收回东交民巷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状态彻底翻身,不再受洋人摆布。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一提这地方就窝火,觉得是块抹不掉的耻辱。现在好了,毛主席带着大家把这口气出了,国家腰杆子硬起来了。巷子里的使馆建筑后来改了用途,有的成了政府机关,有的给老百姓住,慢慢融进了北京的日常生活中。 毛主席为啥能干成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眼光远、胆子大。他知道新中国刚起步,根基还不稳,但越是这样,越得在关键时候硬起来。东交民巷这地方不大,可象征意义太重,收回来就是在全世界面前证明:中国不是好惹的。他这决策,不是靠运气,而是算准了美英不敢真跟中国翻脸。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这之后,毛泽东继续忙着国家大事。土地改革搞得热火朝天,农民分了田,干劲十足;工业建设也上了轨道,工厂一个接一个建起来。
1950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东交民巷,但以美英两国为首的洋人对此不屑一顾,毛主席
瑶光映心曲
2025-04-22 17:31:44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