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沛·阿旺晋美入赘阿沛家小夫人后(具体看这里),从一个生父说不清的贵族边缘人物,一跃成为西藏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他利用夫人的财富和影响力,在留学英国,学习现代化只是,又在藏军中广交朋友,很快升任到四品“孜本”一职。这个职位主管粮草财政,权力非常大,但毕竟离最高职位“噶伦”还差一步。但阿沛并不着急,毕竟自己还年轻,资历还浅,假以时日早晚会当上的。
然而他没想到,机会来的有点太快了。
清朝规定,“噶伦”作为西藏当地政府最高长官,一共是四个编制,分别是三个世俗贵族和一个僧侣贵族。然而当时解放军快要挺进昌都,僧官噶伦表示出家人不好打打杀杀,我管不了...而剩下三个噶伦虽然嘴上要和“红色汉人”不共戴天,但身体非常诚实,谁特么也不愿意真的去送命。于是大家和摄政王大扎活佛一开会,写了个会议纪要签字发给阿沛·阿旺晋美:
组织决定了,噶伦扩招,这个编制给你了!你来当噶伦,兼任昌都基巧!
这里解释下,昌都基巧就是昌都总管。这个地方接近汉地,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非常高,因此通常由最高长官噶伦兼任。一般的情况下,这种肥差根本轮不到年轻的小辈们,原本的昌都基巧,就是另一位入赘能手大贵族拉鲁(他的事迹可以看这里),他是真的要跟解放军血战到底的。。
那么阿沛的态度呢?很简单,阿沛是西藏政坛有名的鸽派,他深知藏军连花架子都不是,表演赛都赢不了,打仗那不是闹呢吗
那么是派他去讲和的吗?也不是。是真的让他去打仗的...别问我逻辑我也不懂。
而阿沛到了前线后怎么备战的呢?我说几条,一条比一条炸裂:
1 支走了要求抵抗到底的拉鲁
2 拆除了拉鲁原来修筑在山顶上的防御工事
3 停止招募民兵,理由是会激怒解放军
4 一共带了两个电台,一个闲置,一个送给拉鲁让他带回家
5 随便留了几百人在昌都,其余军队都被分散布防于边境沿线,并且后面没有第二条防线
这种情况,佛祖显灵都打不赢吧?
所以不出意外的,阿沛被包围了。他非常积极,赶紧派人找到解放军,还线上佩剑表示愿意投降。但尴尬的是,这把剑交出去之后,正式办理投降仪式的时候,阿沛拿不出其他像模像样的东西来表示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阿沛这个情况,到底算起义还是算投诚呢?一般认为,起义是在战斗未开始或刚开始时,主动放下武器,通常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或希望改变现状的积极选择,而投诚则是在遭受一定打击后,尚未完全失去抵抗能力时,主动放下武器,通常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很显然,阿沛投降的时候,战斗已经开始了,但是他还真的没放枪...他甚至打算炸掉藏军的军火库,你没看错,是炸掉自己的军火库,只是因为仓促没成功....
阿沛自己表示,反正我归顺,你们看着办。最后大家开会研究了半天,定了个“低于起义高于投诚”,叫做“主动放下武器”。
这场决定西藏人民命运的战役,仅仅用时20天,藏军被歼灭约6000人,约等于西藏80%的兵力,而解放军伤亡仅180名。
这种悬殊的差异,直接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而被解放军俘虏的阿沛,在军营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的热情和真诚。举个很离谱的例子:
阿沛的马鞍是金子和银子做的,在战斗中丢失了,阿沛一说,军长立刻大发雷霆,要求马上找回并归还。对于其他藏军,解放军给他们看病治疗,发放路费,甚至给予骑马。阿沛受到鼓舞,自告奋勇要去拉萨劝说上层贵族,实现和平解放。
这时候西藏噶厦政府在干啥呢?
打仗的时候,他们在郊游....你没看错,郊游....阿沛所有电报已读不回,或者不读也不回....
等发现打败了以后,摄政大扎活佛让乃琼和嘎东两位法师举行降神仪式。所谓降神仪式就是通过一系列法事让神附体在神汉身上,然后各种唱跳rap,跟东北跳大神差不多吧,请求神的旨意。
乃琼神先跳了一阵后,说的都是一些什么多念经之类的菩萨话,实质性问题一句话不说。嘎东神打算溜走,被拦下来了,好说歹说又跳了一阵,最后神的谕是:
让达赖亲政!
这时候乃琼神突然来了精神,继续跳,跳完的结果是:
同意嘎东神的意见!让达赖亲政!
于是达赖喇嘛就这样以16岁的年纪,莫名其妙的亲政了....
年轻的达赖倒是没有太死心眼,他主要的担心是红军要杀了他,要消灭宗教,得到了阿沛的耐心解释后,他也放下了成见,同意和平解放西藏,欢迎解放军进拉萨,让万千生灵免于涂炭~
这可能是他一辈子做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重大的正确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