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清华才女王丽红不顾旁人反对,坚决嫁给了一个非洲小伙,可20年后,她再回中国时,亲友们发现,她的生活竟这么精彩。 九十年代那会儿,非洲在老百姓眼里净是些打仗闹病吃不饱饭的糟心事,谁家姑娘要是和非洲小伙子处对象,街坊邻居能说闲话说得房顶掀了。 可北京大妞王丽红偏不信这个邪,愣是跟着乌干达小伙苏玛远走他乡。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这姑娘到底混成啥样了? 王丽红打小在北京读书人家长大,家里祖辈都是拿笔杆子的。这姑娘聪明劲儿随了祖上,轻轻松松就考进了清华园。 在清华念书那会儿,她除了功课门门拿优,还爱往各种学生堆里扎。1993年春天,系里组织留学生联谊会,她就是在那个场面上遇见了苏玛。 这个乌干达小伙长得高高大大,笑起来一口白牙晃人眼,虽说中文说得磕巴,但待人接物那股子实诚劲儿特招人喜欢。 王丽红见这外国同学好学,隔三差五就教他中文。日子长了,两人从同学处成了对象。那时候跨国恋可新鲜,王丽红怕家里反对,愣是瞒了小半年。 纸终究包不住火,王家二老听说闺女跟非洲小伙好上了,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老爷子撂下狠话:"你要敢跟着黑小子跑,往后别进这家门!"当妈的更绝,直接给闺女张罗起相亲对象。 要不说爱情能让人犯轴呢,王丽红咬死不放,苏玛也三天两头往王家跑,硬是让老两口松了口。 1996年清华毕业典礼刚结束,这对小年轻就领了红本本,听说王丽红要跟着去非洲,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门劝。 有人说非洲男人三妻四妾,有人说那边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可王丽红认准了苏玛,拎着皮箱就奔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刚到非洲那阵子确实遭罪,乌干达虽说号称"非洲明珠",可九十年代那会儿基础设施是真不灵光。 三天两头停电停水不说,王丽红头回见着公公家十几个婆婆,差点没当场晕过去。好在苏玛家算当地大户,公公是部落酋长,家里住着大院子,吃穿用度倒是不愁。 这姑娘身上有股子北京大妞的韧劲儿,她发现乌干达教育落后,好些孩子连字都不识,就跟丈夫商量着办学。 2008年两口子拿出全部积蓄,在坎帕拉开了所"鲁扬子中学",刚开始就三间铁皮房,学生不到二十个。 王丽红亲自教中文,还从国内弄来教材,现在这学校可是当地香饽饽,光中文老师就养活了十几个。 要说办学趣事可不少,有回俩半大小子翻墙逃学,按校规得开除。王丽红没急着撵人,反倒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 这一聊才知道,俩孩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逃学是去工地搬砖挣饭钱。王丽红当场拍板给免了学费,还管午饭。后来这俩孩子愣是考上了马凯雷雷大学,现在都在政府机关当差。 这些年中非关系越来越热乎,在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人早过百万了,王丽红的学校现在成了中乌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乌干达教育部都来取经。 她培养的中文老师遍布全国,好些学生毕业后进了中资企业,月薪顶普通工人半年收入。2016年乌干达总统来华访问,还特意接见了这个"中国媳妇"。 如今王丽红和苏玛膝下两儿一女,大闺女都上高中了。每年暑假她都要带着孩子回北京探亲,胡同里那些当年说闲话的老街坊,现在见着都竖大拇指。 王丽红她爹八十多了,每回闺女回来就爱显摆:"瞧见没?我闺女在非洲当校长呢!" 要说这二十多年过得容易那是扯谎,非洲医疗条件差,王丽红生老三那会儿差点难产;办学头五年天天愁资金,两口子跑断了腿才拉来赞助;更别说文化差异闹出的笑话,有回她给学生讲"孔融让梨",孩子们愣是问梨为啥不让给村长。 可这些坎儿她都熬过来了,用她自己的话说:"人这辈子总得干点让自己睡不着觉的事。" 现在的坎帕拉街头,中国超市、中餐馆遍地开花,王丽红走在街上,隔三差五就能碰上喊"校长好"的当地人。 她那个当初只有三间房的小学校,如今占了半个山头,光足球场就有两个。 王丽红的故事上了央广网之后,国内好些年轻人都跑来取经。 有大学生问她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她乐呵呵地回:"要是在北京当个上班族,我这会儿早退休跳广场舞了,哪能天天带着几百号学生折腾?"这话说得实在,人活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折腾出点响动么? (参考资料:网易新闻——清华才女不顾劝阻,执意远嫁非洲,25年后朋友差点认不出 2023.12.11 手机央广网——北京女孩嫁给非洲小伙,公公有十几个妻子 2016.2.14)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外国人来到中国,这么害怕摄像头了!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一群老外
【126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