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汉口,黄克诚的岳父因贩卖鸦片罪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负责此案的干部,提了一个请求。 1952年的汉口城里发生了一桩震动社会的案件,黄克诚的岳父因长期贩卖鸦片、勾结汉奸,被人民政府依法判处死刑。 此时的黄克诚已是湖南省委书记,面对亲情与法理的冲突,这位以正直闻名的革命者做出了艰难却坚定的抉择。 黄克诚的岳父早年混迹旧社会,靠着烟土生意发家致富,与日伪势力勾连密切。新中国成立后,这类旧时代余孽自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中南局经过详细调查取证,下达了最终判决——死刑立即执行,消息传来时,黄克诚的妻子唐棣华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整夜。 她心里明白父亲罪孽深重,但血脉相连的亲情终究难以割舍。黄克诚默默守在房门外,听着屋里压抑的啜泣声,眉头拧成了疙瘩。 行刑前两天,黄克诚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独自找到案件负责人高文华,他没提减刑求情的事,只是请求让妻子见父亲最后一面。 高文华当场点头答应,毕竟这是人之常情,那天傍晚,唐棣华在两名女干部陪同下走进监狱,隔着铁窗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父女俩谁也没开口说话。 临走时,唐棣华把母亲缝制的布鞋放在探视窗口,转身抹着眼泪走了。 说起黄克诚的铁面无私,在革命队伍里是出了名的,1902年他出生在湖南永兴的贫苦农家,靠着族亲接济才念了几年书。 1925年加入共产党后,他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革命事业。 1928年湘南起义时,这个文弱书生带着农民赤卫队攻下永兴县城,跟着朱德、陈毅的队伍上了井冈山。 在红军队伍里,他打仗不爱蛮干,专挑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渐渐打出名声。 抗日战争期间,黄克诚带着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跟鬼子周旋,面对日军的铁壁合围,他让部队化整为零钻进青纱帐,白天躲着不动弹,夜里专挑落单的鬼子小队收拾。 战士们都说黄师长脑子里装着活地图,总能在包围圈里找到缝隙。 有次鬼子把他们的指挥部围在村子里,黄克诚不慌不忙带着干部们钻地道,临走前还往炕洞里塞了两颗手榴弹,炸得冲进来的鬼子兵人仰马翻。 要说黄克诚的清廉作风,战士们能讲三天三夜,他冬天穿的那件旧棉袄,袖口补丁摞补丁,警卫员看不过去想给他换件新的,他摆摆手说补补还能穿。 那时候部队每月发两盒火柴,他熬夜写文件加上抽烟,总比别人用得费。有次警卫员偷偷多领了两盒,被他发现后当场退了回去,还把人训得直掉眼泪。 他给家里立过三条规矩:孩子不准用他的名义搞特殊,亲戚不许打着他旗号办事,家里人不能找组织提要求。 1945年日本投降后,黄克诚给中央写了封长信,建议赶紧派部队去东北。这主意后来被证明高明得很,十万大军闯关东,为解放战争抢得了先机。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政湖南,有老部下带着土特产来看望,他连门都没让进,站在院子里说:"东西拿回去,有话站着说就行。" 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因为讲真话挨了批判。 好些人忙着划清界限,黄克诚却站出来说:"彭老总反映农村情况,出发点是好的。"结果他自己也被撤了职。 下放山西那年冬天特别冷,他裹着那件破棉袄蹲在农场里锄地,跟普通农民没啥两样。 后来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摸着膝盖上的补丁说:"真话总要有人说。" 1986年黄克诚病重住院,组织上安排他住单间病房,他死活不同意,非要搬到四人间的普通病房。 临终前交代后事,特别嘱咐葬礼从简,不准开追悼会。他妻子唐棣华写的挽联上八个字:"仰不愧天,俯不怍人",道尽了他光明磊落的一生。 回看1952年那个秋风萧瑟的下午,当黄克诚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汉口方向时,或许想起了自己当年带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场景。 那些被鸦片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那些倒在日军枪口下的战友,还有千千万万期盼新社会的劳苦大众。 他转身从抽屉里取出判决书副本,在空白处重重写下"同意"两个字,墨迹力透纸背。 参考信源:大将黄克诚的家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11-05
1952年汉口,黄克诚的岳父因贩卖鸦片罪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负责此案的干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4 12:50:41
0
阅读: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