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想吃白色的糖。”2016年,湖南一10岁留守女童考了第一很是高兴,回家途中却被同村一45岁光棍引诱吸毒后奸污…… 201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邵阳市某医院的特殊病房里,13岁的小林正在接受戒毒治疗。病房里消毒水的气味依然刺鼻,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她消瘦的脸上。三年来,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迷茫。 时间回到2016年的那个午后。在湖南邵阳的一所乡村小学里,10岁的小林刚刚参加完一次小测验。她像往常一样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她心情格外愉悦。放学铃声响起时,她背着书包,走在熟悉的回家小路上。 这条从学校通往家里的乡间小路,小林已经走了很多年。道路两旁是成片的农田,春天时油菜花开得灿烂,到了夏天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这天,一个村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边,他用糖果诱惑了这个天真的女孩。那个自称要给她"特别的糖"的大叔,就是同村45岁的林永伟。 说起小林的家庭,她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就春节才能回来团聚。平日里,照顾她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虽然老人家尽心尽力,但毕竟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 但小林从小就表现得很懂事。在学校里,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回到家后,她会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次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通话时,她总是报喜不报忧,生怕父母为她担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在那个午后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不幸。当时的她并不知道,那个看似普通的"白色糖果",会给她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这颗"糖"不仅摧毁了她的童年,更成为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小林的遭遇并非个案。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中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900万。这些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监护和保护。有数据显示,近一半的留守儿童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在医院的病床上,13岁的小林正在经历着戒毒的痛苦。这个本该享受童年快乐的女孩,却不得不过早地承受着超出她年龄的苦难。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但照在她身上,却显得格外沉重。 事情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更加令人震惊。1972年出生的林永伟,在村里一直是个不受欢迎的存在。45岁还未婚的他,不仅游手好闲,还有着令人不齿的犯罪前科。早在1996年,他就因流氓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不久的2000年,又因盗窃罪获刑3年。这样的劣迹,让他在村里更加难以立足。 然而,这些都不是他最大的恶行。林永伟长期在家中藏匿吸毒人员,自己也沾染上了毒品。他用甲基苯丙胺作为诱饵,将这种在二战时期被用作提升战斗力的违禁药物,伪装成"特别的糖果",诱骗了年仅10岁的小林。这种毒品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具有极强的成瘾性,在国际上早已被列入违禁药物名单。 犯罪的阴影就这样笼罩在这个山村上空。三年间,林永伟利用毒品控制着小林,让这个未成年女童深陷毒品的泥潭无法自拔。这期间,小林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往日的阳光活泼荡然无存。然而由于林永伟的威胁,再加上缺乏父母的保护,小林只能将这个可怕的秘密埋在心底。 直到2019年,小林的父母终于发现了女儿的异常。曾经乖巧的女儿变得经常夜不归宿,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一次跟踪后,父母揭开了这个骇人听闻的真相。震怒之下的父亲立即报警,而警方的调查也随即展开。 警方很快查明了林永伟的所有罪行。2021年,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了判决。考虑到林永伟引诱未成年人吸毒并实施强奸的恶劣行径,以及其累犯的身份,法院最终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随即在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学校加强了学生安全教育,定期举办防范知识讲座。社区志愿者们也开始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课后辅导和心理疏导。 然而,这些措施终究难以弥补小林所受的伤害。在医院的特殊病房里,她不得不面对戒毒治疗的痛苦,以及漫长的心理康复过程。这个本该充满欢笑的童年,却因为一颗"白色的糖"而蒙上了永远的阴影。 这个案件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在900多万留守儿童中,像小林这样遭受伤害的案例并非孤例。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甚至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应该承担起保护下一代的责任。对于孩子们来说,安全教育永远不会太早,因为伤害往往来得毫无预兆。
“大叔,我想吃白色的糖。”2016年,湖南一10岁留守女童考了第一很是高兴,回家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4-23 18:11:31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