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三岁看大,孩童时期的行为往往可以清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邓小平出生在清末

醉美记录本人 2025-04-24 00:29:43

老话常说三岁看大,孩童时期的行为往往可以清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邓小平出生在清末时期,家族历代尊崇诗礼之道。 他五岁便熟读古诗,尤其一手字写得很是好看,备受老师赞誉。但父亲对他依然十分严苛,要求他要苦其心志,严格要求自己。 一次,父亲发现家里少了5块大洋,经过一番盘问得知是邓小平所为。 但具体原因,他却始终不肯开口,愤怒之下,父亲用棍子狠狠责打了邓小平。 事后家人才从学校了解到真相,原来邓小平偷拿大洋是为了帮助同学生病的妹妹筹集医药费。 年纪轻轻,却极具同情心,这也许也是邓小平未来能创下丰功伟绩的一个原因吧。此外,他自小就秉持着俭朴为公的生活作风。 1972年11月,邓小平赴往盐矿参观视察。 结束工作后,邓小平被安排到招待所用餐。饭后,他拿出了粮票,不顾其他的人的劝阻,坚持要交伙食费。 虽然只是几毛钱的费用,但是邓小平不愿占工人朋友的一丁点便宜。 特殊时期过后,国内经济一落千丈,人民生活陷入贫困,衣食住行成了社会问题。 为尽快破冰困境,邓小平率先挺身而出,提出改革新要求:“世界天天都在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不能关起门,不动脑筋会永远落后”。 当时的中美两国尚未建交,首次美国之行对邓小平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他实地考察了美国先进企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有很多东西值得向你们学习”,也正是这次访美之旅让邓小平坚信实践出真知,改革开放志在必行。 回国后,邓小平马不停蹄召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会议,他提出新中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主张。 时光飞逝,邓小平也已到花甲之年,渐渐退居幕后。 一天他走出家门,想逛逛北京城,看看城市有没有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当汽车行驶过四元桥的时候,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疑惑问道:“咱们坐的这种车,一次要多少钱呢?” 张百发回答说:“一次20元。” 调皮的毛毛伸手找邓小平:“拿钱。” 看着古灵精怪的女儿,邓小平无奈的说:“我身上哪有钱,自从1929年过后,我就是口袋空空,身无分文了。” 这一句话令车上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一上午逛完了北京城,返程途中,邓小平指着外面的马路问张百发:“你说这算不算小康水平”。 张百发笑着说:“当然,还超过了!” 邓小平欣慰了笑了笑,又问他“那我穿的这件衣服呢?”“您这件也是名牌,也超过了小康水平了。” 话音刚落,车上又笑声一片。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邓小平走得安详、从容。 其实自1994年后,邓小平就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了,那时的他早已生病,患的还是世界上治愈难度很低的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综合征。 而这个消息只有他的至亲才知道,1996年,邓小平早上起来看书时感到呼吸不畅,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但自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一直住在医院里,精神时好时坏。 有时清醒了看会电视,指着上面的人问女儿“他是谁?”女儿笑着说:“您自己都认不出来啦?” 邓小平仔细看了看,原来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而成,叫做《邓小平》,看着电视上扮演自己的演员,邓小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到了后期,邓小平肺部感染严重,他始终放心不下香港,时常和妻子念叨:“香港回归还没完成,我还想再看一眼”、“2000年后的小康社会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邓小平去世后,工作人员收拾他的衣物时,发现首长的贴身衣物居然破了,顿时掉下眼泪:“谁敢相信,首长他居然还穿破了的衣服”。 神州大地泪洒,人民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邓小平,大家自发的穿上黑衣,挂上祭奠邓小平的标语,各地政府降半旗致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个年少聪颖、赴法留学,继而投身革命事业的伟人,他做到了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0 阅读:34
醉美记录本人

醉美记录本人

胡思不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