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时,恶魔军阀秦宗权入驻蔡州。当地有个叫马殷的小木匠,立马扔下手中的锯子和斧头,跑去参军。马殷敢于冲杀,非常勇猛,很快成了一名中层军官。 唐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朝廷势力衰微,各地军阀割据称雄。 马殷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他出身贫寒,为了糊口学会了木工手艺,成了一名小木匠。 唐中和四年,军阀秦宗权率军入驻蔡州,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秦宗权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孙儒,此人凶残成性,在当地名声极差,被百姓称为"恶魔军阀"。 面对生存的压力,马殷放下木匠的锯子和斧头,前往军营应征入伍。他被分配到孙儒的部下,成为一名普通士兵。在军中,马殷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勇猛和智慧,经常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因此很快就从普通士兵晋升为中层军官。 唐光启三年十月,秦宗权决定向南方扩张,派遣自己的弟弟秦宗衡率领孙儒等将领进攻淮南道。马殷与两位结拜兄弟张佶、刘建锋一同随军南下。 行军途中,野心勃勃的孙儒突然发动兵变,杀死了统帅秦宗衡,自立为军队首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马殷等人并未表现出太多异议。 在宣州之战中,杨行密终于击败了孙儒,孙儒本人也战死沙场。孙儒部下大多选择投降杨行密,但马殷与刘建锋、张佶却另有打算。他们不愿臣服于杨行密,决定带领约七千残兵继续自谋出路。 失去主帅后,军中推举刘建锋为首领,张佶担任军师,而马殷则成为先锋官。在这个流浪军团中,马殷虽然地位不及刘建锋和张佶,但他甘于人后,忠诚可靠,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两位兄长的信任。 没有明确目标的军队在江南各地流窜,寻找可以立足的地方。几经辗转,乾宁元年五月,他们来到了湖南醴陵,然而,湖南当时由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统治,他派指挥使蒋勋守住龙回关,阻止刘建锋部队进入湖南境内。 面对龙回关的阻拦,刘建锋一筹莫展。在这危急时刻,马殷主动请缨,前往说服守将蒋勋。 马殷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说服蒋勋开关迎接刘建锋军队。蒋勋背叛了邓处讷,为刘建锋打开了进入湖南的大门。刘建锋顺利占领湖南后,得到了朝廷的正式册封,成为武安军节度使,而马殷则被任命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正式成为一名高级将领。 不久后,蒋勋因为刘建锋未能兑现承诺而在邵州作乱,马殷奉命前往平叛,成功剿灭了叛乱。 乾宁三年,作为武安军节度使的刘建锋在取得一定成就后,逐渐沉迷于酒色之中,将军政大权交给了张佶处理。这本不是大问题,但刘建锋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染指了校卫陈赡的妻子。 四月的一天,陈赡闯入帅府,趁众人不备,用锤子将刘建锋砸死。众将士立即将陈赡抓获,并紧急商议选举新的领导人。按照当时的政治排序,张佶作为二号人物,理应继承刘建锋的位置。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张佶表示自己才德不足以掌控湖南大局,并推荐了当时正在进攻邵州的指挥使马殷。 马殷一到长沙,张佶就率领文武百官向他行礼,确立了君臣关系。随后,张佶受马殷之命攻下邵州,为马殷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马殷实施了一项被后人称为"铁钱经济学"的政策。他下令在境内铸造大铁钱,规定十个铜钱只能兑换一个铁钱。 与当时其他割据政权相比,马殷的经济政策更具前瞻性。他不仅关注军事扩张,还注重通过经济手段增强国力。 马殷通过谋士高郁的建议,与中原的朱温结盟,共同对抗杨行密。朱温也乐见于在南方有一个盟友,便以朝廷名义封马殷为湖南节度兵马留后,确认了马殷在湖南的合法统治地位。 有了外交保障和经济支持,马殷开始了统一湖南七州的战略行动。光化元年五月,马殷派遣李琼、秦彦晖等将领南下征战,先后攻占了衡州和永州。次年七月,又派李唐攻下道州。随后的几个月内,马殷的军队又相继攻下郴州和连州,最终完成了湖南七州的统一。 在统一过程中,马殷展现出了"和平统一术"的独特手段。他不同于其他依靠纯粹武力的军阀,而是善于结合礼仪说服和武力威慑。对待投降的将领,马殷也有不同的处理政策,善于使用人才。 唐光化三年十月,马殷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湖南七州,他将目光投向了东南方向的桂广地区。他首先劝说静江节度使陈可璠投降,在遭到拒绝后,派遣秦彦晖、李琼率军进攻。 经过一系列战役,桂州、柳州、宜州、象州、严州、蒙州、梧州等地相继纳入马殷的版图,楚国的疆域达到了历史最大范围,直逼南汉的广州,成为五代十国时期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权。
唐昭宗时,恶魔军阀秦宗权入驻蔡州。当地有个叫马殷的小木匠,立马扔下手中的锯子和斧
寻墨阁本人
2025-04-24 16:04:39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