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当时的董事长铃木修放话:“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随后他以一块钱的价格将手中50%的股份甩卖给长安,那股硬气劲儿让人佩服!转眼多年过去,如今铃木修后悔了吗? “铃木”全称为日本铃木公司,它的名称,来源于其创始人——铃木道雄。 作为一家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它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日本汽车公司之一。1993年借助与长安汽车合资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并成立长安铃木。说到铃木,相信许多人的心中都会浮现出铃木摩托车和汽车。在汽车方面,铃木的奥拓、北斗星、雨燕等车型深入人心。 记得1984年铃木刚来中国时,靠着小巧便宜的奥拓汽车火遍全国。到2005年累计卖出100多万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可后来中国人开始喜欢大车,SUV、加长轿车成了新宠。铃木却死守着小型车路线,推出的新车不是太老气就是配置太寒酸,慢慢就被市场抛弃了。 任何一个企业,无视消费升级的变化、漠视区域本土化的精耕、不顾技术层面演进的最新方向,那必定会被时代和市场淘汰。而铃木修却像一颗砸不碎的铜豌豆,一直固执己见。 铃木修40多年的坚持,让铃木成为小车王,然而同样40多年的固执,也让铃木变得岌岌可危。还记得在他70多岁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劝铃木修退休,但是这位倔强的老头却说,“我要斗到死。”他甚至要求公司严格控制每一辆车的成本,哪怕是一日元的支出也要精打细算。 这种决绝也最终让他走向了一条不可回头的深渊! 众所周知,经过三年的销量连续暴跌,2018年,铃木汽车以1块钱的价格将51%的长安铃木股份卖给长安汽车,从而退出了中国市场。. 铃木修的执着,最终让铃木在中国市场彻底失去了竞争力。2018年,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结束了与昌河、长安的合作。那个曾经的小型车之王就这样黯然离场。 离开中国后,很多人以为这个品牌会一蹶不振。但事实是,铃木并没有为自己的固执而后悔,反而在其他市场找到了新的“战场”。在铃木的本土日本,以及印度这个小型车需求庞大的市场,铃木依然是个响当当的品牌。 无可厚非的事,即使是如今铃木打算重回中国汽车市场,其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凉凉,毕竟马自达距离退出中国市场也只有一步之遥,日产也是摇摇欲坠,就连不可一世的本田丰田的下滑幅度也是肉眼可见的!再说铃木的产品卖点也只有省油、耐用而已。 综上所述,铃木汽车尽管失去了中国市场这片广阔天地,但在全球其他市场尤其是印度取得了非凡成就,证明了其坚守小车战略的成功。同时,这也给其他车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无论何时何地,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策略并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则。 信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8812266
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当时的董事长铃木修放话:“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
苍穹行
2025-04-24 17:51:33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