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为防止美军斩首式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停止使用电子产品和手机,街头摄像

阿智通鉴 2025-04-25 15:29:48

有消息称,为防止美军斩首式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停止使用电子产品和手机,街头摄像头被关闭。智能应用程序被禁用,发射信号的设备都被停止使用。   这背后的原因,得从黎巴嫩真主党去年的一场惨败说起。2024年10月,真主党4400部队指挥官谢赫・萨拉赫在贝鲁特南郊被以军无人机炸死,现场连人带车被炸成碎片。他的继任者穆罕默德・贾法尔・克希尔刚接手28天,又在叙利亚边境被"地狱火"导弹点名。   最惨的是2025年2月,新任指挥官马希尔・阿里・纳赛尔丁刚策划完武器运输,就被以军卫星定位,三枚钻地弹直接炸穿了他藏身的地下室。这种"上任即阵亡"的戏码,把胡塞武装的高层吓得不轻。   胡塞武装的情报部门算了笔账:真主党每损失一名指挥官,平均要付出17个弹药库、3条运输线和4个通信节点被摧毁的代价。更要命的是,以军通过监听手机信号,甚至能精准定位到真主党基层士兵的位置。2024年9月那次"新秩序"行动,以军空袭贝鲁特南郊时,直接炸死了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顺带端掉了整个指挥体系。这种"斩首战术"让胡塞武装意识到,电子设备就是定时炸弹。   现在胡塞武装的作战室里,连老式收音机都被砸烂了。他们专门成立了"电子静默小组",每天在控制区巡逻,发现任何发射信号的设备当场收缴。2025年3月,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斩首行动"时,原本锁定了一名导弹专家的位置,结果突击队员扑了个空——那人早把手机扔进红海,改用信使传递情报。气得美军指挥官大骂:"他们现在连手电筒都不敢用,我们的卫星成了摆设!"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还玩起了"灯下黑"。他们把指挥所搬到了萨那老城区的地下掩体,那里纵横交错的地道能屏蔽卫星信号。运兵车拆掉了GPS,改用指南针和地图导航。2025年4月,美军侦察机在红海拍到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车,但等战机赶到,车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些车都加装了电磁屏蔽装置,连无人机的热成像仪都探测不到。   不过,完全禁用电子设备也让胡塞武装付出了代价。他们的防空系统失去了联网能力,只能靠肉眼观察敌机。2025年1月,美军F-18战机空袭荷台达港时,胡塞武装的防空部队因为无法实时共享雷达数据,眼睁睁看着导弹炸掉了三艘快艇。更麻烦的是,内部通信只能靠传令兵,效率比以前慢了十倍。有次前线部队请求增援,信使骑马跑了三个小时才把消息送到。   但胡塞武装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他们从黑市采购了伊朗生产的"夜莺"加密电台,这种设备能通过跳频技术规避电子干扰。2025年3月,胡塞武装用这种电台指挥无人机袭击了美军杜鲁门号航母,虽然没打中,但把美军吓得后撤了600公里。更绝的是,他们还学会了用鸽子传递情报——在荷台达港,训练有素的信鸽能在20分钟内飞越50公里海域,比手机信号还快。   这种"原始与现代混搭"的战术,让美军头疼不已。2025年4月,美国战争研究所发布报告承认,胡塞武装的电子静默措施使美军情报获取效率下降了70%。更讽刺的是,胡塞武装用加密货币从黑市购买了抗干扰设备,这些装备甚至比美军的某些电子战系统还先进。有消息称,他们还搞到了俄罗斯的"汽车场"电子战系统,能在百公里外瘫痪无人机导航。   现在,胡塞武装的控制区成了"电子荒漠"。走在萨那街头,看不到一个摄像头,手机店全部关门,连红绿灯都改成了手动控制。但暗处却藏着杀机——每个街角都有便衣民兵拿着望远镜,屋顶上架着防空机枪。这种"静默中的威慑",让美军不敢轻易发动地面突袭。2025年3月那次斩首行动,美军出动了20架无人机和6架F-18,结果只炸了个空房子。   胡塞武装的战术转型,其实是被逼出来的生存之道。他们明白,在美军的"杀伤网"面前,任何电子信号都是催命符。现在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经过精心策划:运兵车只在夜间行驶,导弹发射后立即转移阵地,连炊事班生火都要选在逆风方向。这种"蚂蚁搬家"式的作战方式,虽然效率低下,但至少能保命。   不过,这种战术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美军正在研发"无源探测"技术,通过分析人体辐射的生物电信号来定位目标。2025年4月,美军测试了一种新型雷达,能在20公里外探测到人体移动。如果这项技术成熟,胡塞武装的"静默战术"将面临新的挑战。但至少现在,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在电子战的战场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0 阅读:3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