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很难被打败?现在回头看,原因其实很简单 看几个俄罗斯被入侵的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1812年拿破仑带着60万大军杀进莫斯科,结果被一把大火烧得只剩3万人逃回巴黎。1941年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更狠,300万德军直扑苏联,最后却在斯大林格勒被啃得骨头都不剩。这些仗都有个共同点:俄罗斯人打仗未必占上风,但想彻底打垮他们,难。 俄罗斯面积170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加美国的总和。这么大的地盘,放到战争里就是天然的护城河。当年拿破仑打进莫斯科,发现全城空无一人,粮食、水源全被烧光,连克里姆林宫都冒起黑烟。这种“焦土战术”让入侵者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饿死。二战时苏联更绝,把工厂设备拆了往乌拉尔山运,边打仗边生产坦克飞机,硬生生耗死了德国。 俄罗斯人天生有种“打不死”的韧性。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军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军官活不过3天,但没人后退半步。零下40度的严冬里,士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连希特勒都承认“这是一场与整个民族的战争”。 这种韧性从何而来?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了。13世纪被蒙古人统治240年,17世纪波兰军队打进莫斯科,19世纪拿破仑横扫欧洲,20世纪纳粹铁蹄践踏国土,每一次都被他们咬着牙挺过来。 更绝的是俄罗斯的“战略弹性”。彼得大帝时代,沙俄在北方战争中被瑞典打得满地找牙,结果通过迁都圣彼得堡、改革军队,反而成了欧洲霸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GDP缩水一半,却靠着能源出口和军工复兴,重新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这种“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本事,让对手头疼不已。 看看现在:俄罗斯石油储量全球第七,天然气储量第一,粮食自给率超过100%。2022年西方对俄实施上万项制裁,结果俄罗斯GDP只下降2.1%,2023年就反弹到3.6%。为啥?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照单全收俄罗斯的能源,用卢布结算,绕过美元体系。更绝的是,俄罗斯把西伯利亚的煤炭、远东的木材源源不断运往亚洲,连港口都不够用了,只能新建码头。 军工产业更是俄罗斯的“杀手锏”。俄乌冲突前,俄军每年只能生产几十辆坦克,冲突爆发后,乌拉尔机车厂三班倒,一年翻新和制造1500辆坦克。“柳叶刀”无人机产量暴增7倍,战术导弹年产量破万枚。这种战时动员能力,连北约都自愧不如。 国际博弈上,俄罗斯也玩得很溜。西方制裁越狠,俄罗斯越往亚洲靠拢。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联合军演常态化;跟印度签了50亿美元的石油协议,用卢比结算;在中东支持叙利亚,在非洲搞能源合作。这些操作让西方的“孤立”变成了笑话。 不过,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弱点。人口只有1.4亿,劳动力短缺;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芯片、精密仪器还得进口。但这些弱点在强大的战略纵深和民族韧性面前,都成了“可修复的创伤”。 历史证明,俄罗斯就像头北极熊,你能打伤它,但想彻底杀死它,除非整个地球都结冰。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特质,让它在大国博弈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回头看,俄罗斯难被打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它把地理、资源、民族性格和战略智慧捏成了一个“生存密码”,这个密码,至今没人能破解。
外蒙为何反华?如今宁可饿死也不向东大靠拢,令人难以理解,蒙古国是怎样变成全球最反
【30评论】【4点赞】
书安
打俄罗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有中国参与打俄罗斯,俄国就不可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