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衰败只是相对于中国,正是由于我们生在中国,所以才会产生美国衰败的幻觉!今天的美国依然是史无前例的强大,如果把中国拿开。你会发现美国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发展更快了。 很多人说美国不行了,其实这是典型的“只看对手不看同行”的思维。如果把中国从全球坐标系里暂时抽离,你会发现美国依然是那个“孤独求败”的超级大国。 这种错觉的根源在于中国崛起速度实在太快。过去三十年,中国GDP从1.1万亿美元飙涨到18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了16个自己。这种“坐火箭”的速度让习惯了“西方主导”的人产生认知偏差——就像坐在高铁上看窗外,误以为旁边的动车在倒退。实际上,全球200多个国家中,能保持年均2%以上增长的都算优等生,而美国过去十年年均增长2.3%,比德国(1.2%)、日本(0.7%)等老牌强国快了近一倍。 从经济总量看,美国27.36万亿美元的GDP是第二名中国的1.5倍,相当于整个欧元区的总和。更关键的是,美国经济增长质量极高:硅谷的科技巨头掌握着全球90%的人工智能专利,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超过1000万亿美元,好莱坞电影占据全球票房60%的份额。这些“看不见的手”创造的价值,远非简单的GDP数字能涵盖。 再看军事领域,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的总吨位超过其他国家航母总和的两倍,F-35战斗机的年产量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五代机产量的三倍。即便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实现突破,美国的军事优势依然像“大象与狮子”的差距——狮子或许能突袭成功,但正面较量仍非对手。 真正让美国保持优势的是其“自我进化”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页岩油革命实现能源独立,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520亿美元重建半导体产业,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用mRNA技术三个月研发出疫苗,这些都是“衰败国家”做不到的事情。 有人会质疑美国的债务问题——36万亿美元国债确实像颗定时炸弹,但换个角度看,全球投资者仍将美债视为“避险天堂”,2023年外资持债比例反而上升至34%。这种“越借越有人买”的底气,恰恰是美国信用体系的体现。 对比其他国家更能看清美国的地位。日本经济停滞30年,德国制造业PMI连续18个月低于荣枯线,英国脱欧后GDP萎缩4.5%,而美国同期增长12%。当欧洲在为能源危机焦头烂额时,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当日本为少子化发愁时,美国每年吸引100万移民补充劳动力。 当然,美国并非没有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极化加剧、基础设施老化,但这些问题就像壮汉身上的小伤口,不会动摇其根基。真正的危险在于,当中国在5G、新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并跑”时,美国的“独孤求败”心态可能引发误判。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1980年代日本GDP达到美国60%时,也曾有人宣称“日本第一”,结果广场协议后陷入长期衰退。如今的中国更像1900年的美国——经济总量超越英国,但军事、科技、文化影响力仍有差距。真正的大国竞争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较量。当我们在为“美国衰败”争论时,或许应该多关注如何保持自身的发展节奏,毕竟,真正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不是美国需要一个对手,而是中国需要一个对手?美国部长说了一句话,直接让美国人破防
【4评论】【14点赞】
未来不是梦
又一个为老美打气续命的准五纵队带路党
Bob
老美并没有那么硬挺,核心科技的差距已经逐渐从望其项背向齐头并进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