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正在训练的王英洲突然被军长叫去办公室,他忐忑是不是来劝他退伍的,没想到却告诉他:准备给你连升四级。 王英洲,1939年出生在河南叶县的一个穷村子。那年月,日子苦得没法说,家里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他小时候就跟着爹妈下地干活,挑水砍柴,啥活都干,练就了一身硬骨头。村里人常夸他,说这小子将来准有出息。1956年,17岁的他扛着梦想参了军,加入了第54军。那会儿,新兵训练可不轻松,天不亮就得起床跑步,爬山射击一样不少。王英洲个子虽不高,可干活麻利,脑子灵活,很快就当上了班长。 1958年,他被调到西藏平叛。那里山高路险,叛军藏在深山里,时不时搞偷袭。王英洲当侦察班长,带着小分队钻山沟、摸情报,好几次跟敌人擦肩而过。有回被叛军围了整整七天,他硬是带着人守住阵地,最后等来了援军,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那一仗,他名声大噪,部队里都传开了他的事儿。 到了1962年,中印边境打起来了,王英洲升了排长,上了前线。那地方冷得要命,雪地里走一步都费劲,可他带着战士们硬是啃下了敌人的阵地。有一回夜袭,他靠着熟地形和小聪明,直接端了敌人的指挥部,帮部队拿下了一场硬仗。仗打完,他当上了连长,成了部队里的骨干。 可谁想到,1964年的一次训练把他的人生彻底改了。那天演习用实弹,一个新兵手抖,手榴弹掉地上,眼瞅着要炸。王英洲想都没想,冲上去推开新兵,自己压住了炸弹。轰的一声,他右胳膊没了,血流了一地。送到医院抢救回来,他保住了命,可右臂再也接不上了。伤好了,组织上让他退伍,他死活不干,硬是用左手学着写字干活,连射击都重新捡了起来。靠着这股倔劲,他1968年当了营长,1972年升了副团长,愣是没让自己落下。 1975年,王英洲36岁,正干着第54军的副团长。那天他在训练场上教新兵投弹,满头大汗,右边空荡荡的袖管晃来晃去。忽然通讯员跑来说军长韩怀智找他,急得不得了。他心里一沉,寻思着是不是因为残疾要让他走人了。那几年,部队里对身体有缺陷的干部要求挺严,他早就有点心理准备。路上,他还回头看了眼训练场,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到了军长办公室,韩怀智开门见山,说组织上决定提他当副军长。王英洲脑子嗡了一下,愣是没反应过来。从副团长到副军长,这跨了好几级,搁谁身上不得懵啊。韩怀智看他发愣,就接着说:“你在西藏打叛军,立了大功;中印边境那会儿,你的指挥帮部队赢了仗;断了胳膊还不服输,这几年干得一点不比别人差。部队现在缺你这样的干部,组织上信你。”这话说得实在,王英洲心里热乎乎的,立马表态要干好,不辜负信任。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苦没白吃,断了条胳膊还能再往前闯。 当上副军长后,王英洲没闲着。他常跑基层,跟战士们一块儿摸爬滚打,了解训练里的问题,帮着解决实际困难。后来,1985年他调到河南省军区当副司令员,管民兵和国防教育,干得有声有色。1988年,他拿到了少将军衔,成了解放军里头一个独臂将军。这可不是靠运气,是他一步步拼出来的。 1996年,他升了河南省军区政委,第二年又当了司令员,一直干到1999年退休。43年的军旅生涯,他没一天松懈过。退下来后,他也没闲着,当了河南省残联的名誉主席,跑去帮残疾人解决问题,还常给年轻人讲自己打仗的事儿,鼓励他们好好干。他这辈子,苦没少吃,可从来没抱怨过,用一条胳膊撑起了军人该有的样子。 王英洲这人,没啥花里胡哨的光环,就是实打实的干劲和担当。从农村出来的穷小子,到独臂将军,他靠的是真本事和硬骨头。他的故事听着简单,可细想想,能做到他这份上的,真没几个。那个年代的军人,就是这么一群人,扛着枪上了战场,丢了胳膊还接着干,把命都献给了国家和老百姓。
1975年正在训练的王英洲突然被军长叫去办公室,他忐忑是不是来劝他退伍的,没想到
潮女炫风尚
2025-04-25 19:17: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