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6岁于凤至不顾众人反对,以每平50美金价格买下美国一块荒凉绿地,许多人都嘲笑她,对于外界质疑,于凤至置若罔闻,她坚信这片土地日后会有大发展,果然,几年后有人用30000美元每平从她手中收购,于凤至赚的盆满钵满。 于凤至1897年出生在吉林一个有钱的村子里,家里是当地富商,她打小就聪明伶俐,五岁上私塾,九岁随爹搬到郑家屯。1916年,她嫁给了张学良,那会儿张才15岁,她也才19岁。婚后她住进沈阳大帅府,管家有道,连公公张作霖都夸她贤惠。她生了一女三子,日子本该挺美满,可张学良对她更多是尊重,没啥浪漫情分。 1926年,赵一荻出现了,张学良一见钟情,两人很快热恋。于凤至没吵没闹,反而接纳了赵一荻,和她和平相处。后来西安事变,张学良被软禁,她回国陪他到1940年,因乳腺癌去美国治病,从此天各一方。在美国,她从零开始,语言不通、经济拮据,但她硬是挺了过来,还关心华侨教育,慢慢站稳了脚跟。到1955年,她开始搞商业,靠着从爹那儿继承的生意头脑,开启了新篇章。 到了1973年,76岁的于凤至已经不是初来美国的小白了。她在洛杉矶看中一块绿地,靠近迪士尼乐园,但那地方杂草丛生,灰头土脸,没人觉得值钱。她却掏出钱,以每平米50美元买了下来。这事儿传出去,周围人炸了锅。有人说她老糊涂了,有人劝她别糟蹋钱,还有人直接笑她拿积蓄打水漂。可她不慌不忙,就一句话:“我看好这块地的未来。” 她为啥这么有底气?不是瞎蒙,而是她观察得细。当时迪士尼乐园虽然还没那么火,但游客一年比一年多,附近商业也开始热闹起来。她算准了,这地离乐园近,位置好,迟早会有人抢着要。她没听那些闲言碎语,就凭自己的判断下了手。这份胆子和眼光,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几年后,迪士尼乐园要扩建,果然看上了她这块地。谈判的时候,对方先试着压价,想捡个便宜。可于凤至不吃这套,她稳得很,坚持要个公道价。最终,迪士尼掏出每平米3万美元,把地买走。从50美元到3万美元,翻了600倍!她这一手,直接把当初嘲笑她的人打脸打得啪啪响。交易完,她赚了一大笔,彻底翻身成了有钱人。这块荒地,愣是被她变成了金矿。 这事儿听着玄乎,但一点不假。她的成功靠的是啥?一是眼光,她看准了迪士尼的发展潜力;二是耐心,她没被质疑动摇,硬是等到了回报。这两点,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有了这笔钱,于凤至没闲着。她把资金投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买了好莱坞几处豪宅,有些还是名人旧居,很快就升值了。她做生意很谨慎,总是先想好退路,确保不翻车。后来,她还在比弗利山庄买了豪宅,本想留给张学良夫妇养老,可惜没用上。她的商业头脑和稳扎稳打的风格,让她在美国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她心里一直放不下的,还是张学良。她说过,她搞这些不光为自己,也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可惜,1964年她跟张学良离婚,成全了他和赵一荻。她没怨言,还默默关注着他,直到1990年去世。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洛杉矶去世,93岁。她留下了几亿美元的遗产,全给了张学良,还希望能跟他合葬,哪怕葬旁边也行。可张学良最后跟赵一荻合葬了,她的心愿没实现。她这一生,钱赚了不少,可感情上始终是个遗憾。 她的故事听着挺励志,但也让人五味杂陈。她靠智慧和胆子把荒地变成财富,证明了自己的能耐。可在张学良那儿,她再努力也没换来想要的结局。这到底算不算成功?仁者见仁吧。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