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2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林西县召开,冀东代表团团长苏林燕、副团长李中权等72名重要领导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苏部长牺牲了。"当这个消息在枪林弹雨中传到李中权耳边时,他心头一震,但只能强压悲痛,继续带领幸存同志向东突围。那是1947年5月21日的黎明,冀东代表团在柴胡栏子村遭遇近千名敌军伏击,陷入绝境。谁能想到,就在一周前,他们还在林西县参加着一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 1947年春,解放战争正处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战略反攻,冀察热辽分局决定于4月2日在热河林西县召开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共有10个代表团、200多名代表参加,代表了全区20多万党员。 冀东区党委派出了以李中权为团长、苏林燕为副团长的13人代表团。3月中旬,他们带上警卫员、通讯员和工作人员共72人,在一个警卫排的护送下,从迁西县出发,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行军,终于到达了林西县。 会议期间,程子华担任大会主席团主席,李中权和苏林燕也都被选入主席团。会场内气氛庄重而热烈,虽然林西风沙狂吹,天气依然寒冷,但代表们心情振奋,都能感受到新胜利即将到来的气息。 大会的主要议题围绕着如何发动群众、壮大部队、进行战略反攻展开。程子华作了《关于冀察热辽区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此外还有李运昌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黄火青关于党建工作的报告、赵毅敏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以及高自力关于财经问题的报告。李中权和苏林燕也先后做了冀东工作汇报,得到了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5月14日,历时42天的会议终于闭幕,通过了大会决议草案和致毛主席、中央、中央局电。黄火青致闭幕词,李中权也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这次会议吹响了冀察热辽区战略大反攻的号角,意义非凡。 会后,代表们归心似箭,都想早日回到各自的战区,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投入战略反攻的准备工作中去。谁也没想到,等待冀东代表团的将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 为护送冀东代表团返回,冀察热辽军区决定由热河军区派部队担任护送任务。然而,原计划应派一个骑兵团的护送力量被削减为一个骑兵连,而且这个骑兵连装备简陋,连一挺机关枪也没有。李中权对此感到不安,但既然已经安排,也只能启程上路。 更致命的是,在代表团离开林西时,军区领导告知:"西边围场已解放,敌人已被歼,我军正围攻隆化,西边无敌情,要特别注意东边赤峰敌一个师的动向"。但事实上,围场战役中漏网的国民党军和白金辉部匪军约1000余人正向柴胡栏子方向移动,而这一关键情报却没有及时通报给代表团。 黎明的寒意还未散去,1947年5月21日的黎明,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在柴胡栏子村打响。李中权起床来到村外散步,天色未亮,他向南望去,发现百米外的场地上隐约有人牵马溜达,后边的山坡上还源源不断有人马走来。怀着警惕,他询问哨兵:"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哨兵向对方喊话时,回应却是密集的子弹。 这是一股由国民党正规军和白金辉部匪军组成的队伍,约1000余人。他们本想北上与赤峰之敌会合,被阻后改道柴胡栏子,恰与冀东代表团相遇。敌人发现村里火力不强,便发起猖狂进攻。到清晨5时,村子南、北、西三个方向的山头都被敌人控制,300余名敌人在机关枪、迫击炮掩护下向村内推进。 代表团成员虽有丰富作战指挥经验,但除警卫班和少数警卫员有长枪外,其余人只有短枪,连手榴弹都不多。形势岌岌可危,他们派人向彩凤村的骑兵连求援,却发现这支骑兵连已悄然撤走,置代表团于死地。 战至上午6点半,敌人已攻占多处住房。胡里光同志已牺牲,战斗日趋惨烈。李中权和苏林燕抱定必死决心,火速焚烧文件和电报密码。警卫员好意劝他们换下醒目的干部服,李中权拒绝道:"哪有干部在危险时就不穿干部服的?岂有此理!""我们死也是共产党员的好干部!"所有人都决心顽抗到底。 8点左右,敌人已将他们团团围住,挖掘墙壁,刨土起盖。李中权提着驳壳枪向同志们喊道:"同志们!要么我们全部壮烈牺牲,要么我们就冲出去!"众人齐声高呼:"冲!"随即冲出重围。 突围中,敌人疯狂扫射,李中权右臂中弹骨断,又一颗子弹击中他左背,穿透左肺,鲜血从口鼻喷出。他忍痛跑出约200米,有警卫员悲痛报告:"苏部长冲出大门不远就牺牲了。"随后又传来王平民牺牲的消息。李中权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前行。 正当绝望之际,从东方约10华里处出现一支骑兵部队。这是热北分区骑兵团,他们听到枪声即刻赶来救援。骑兵团将敌人击退,搜寻幸存者并掩埋阵亡同志。
1947年4月2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林西县召开,冀东代表团团长
糖果乐园魔导
2025-04-28 00:44:29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