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一句话,清静一整天。
今天早上娃起床时,老公笑娃,“哎呦你这裤子被你撑得好紧”,潜台词是娃太壮了。他本来也无恶意,甚至是觉得自己娃胖乎乎好可爱。还准备继续笑下去的时候,被我瞪了,“少说一句,少惹麻烦”。
因为我知道,娃第一句是没听进去,如果老公继续笑下去,那这个星期一上学的路上,就有好戏看了——
娃肯定会说爸爸嘲笑他,而毫无情商的爸爸肯定越描越黑,然后一路鬼哭狼嚎,如果弟弟这个时候再拱一下火,好了,一天脑瓜子都嗡嗡的。
类似的场景可没少发生,经常让我头都大了。
我以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娃娃们跟爸爸相处,一会儿亲密无间,一会儿在线暴躁。现在知道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公没有注意那些可有可无的、可能造成不好影响的话。
我是今天才能总结问题的根源在哪,就在人无意识的嘴碎。
老公就是觉得好玩调侃一下,但是接收方却是处在不同的频段。娃是早上起床气未消,是不得不上学的不情愿,这个时候别说听到调笑她的话,哪怕外面狗多叫几声,她可能都会烦躁。
对家人对孩子说话,也是要注意的,也不是说张嘴就来的。这不是什么不自由。这是充分的考虑对方的状态心情,而不是随心所欲。
以前我总好奇,我父母到了老年,彼此之间说话,偶尔甚至会出现敬语,这难道不是太不亲昵了吗?但是事实是,他们之间关系相当好,彼此扶持信任,和和气气,别说吵架了,连红脸的时候都屈指可数。
现在自己要经营家庭,吃了大大小小的亏之后,在很多次精疲力竭之后,也终于意识到这个点。家人之间,朋友之间,说话也不能太随意。说话人本不是这个意思,但如果对方处在和你不对等的频段之中,话就变了味。情绪上来了,可能冲突就来了。
没必要经历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