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3岁的路遥,在西安病逝。老家延川县的村干部一得知消息,马上嘱咐村民:“一定要瞒着他的大妈!”可消息还是走漏了,大妈冲到村口被众人拦下,泪流满面喊出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湿了眼眶。 村干部所说的“大妈”,就是路遥的大伯母李桂英,后来成了路遥的养母。 李桂英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曾生了3个孩子,却一个也没有抓养活。接连的丧子之痛,几乎让她失去活下去的意愿。 好在,7岁的路遥被父亲送来,过继给他们养。从那以后,路遥改口喊李桂英“大妈”。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李桂英对路遥的付出和爱,比血缘亲情更加浓厚。 当时陕北农村刚刚经历3年自然灾害,家家户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李桂英家也不例外。她常常饿着,把自己那一份饭也给路遥吃。 赤贫之家,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可李桂英说:“就是吃屎喝尿也得让娃上学!” 她砸锅卖铁、东借西凑,终于把路遥送到离家50里外的学校读书。 李桂英怕他在学校饿着,常常挎着篮子,跋涉50公里给他送食物,有红薯、南瓜、掺着糠的窝窝头等。 家里当然没有这么多食物,很多都是李桂英到隔壁县城讨饭来的。 乡亲问她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县城讨饭,她说:“熟人多的地方不好,会给孩子丢人的。” 李桂英所做的一切,让路遥十分感动。 曾经有人问路遥:“什么饭最好吃?” 路遥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妈做的饭最香。” 参加工作后,路遥隔三差五就给大妈寄钱。不过那会他还很穷,寄回去都是零碎小钱。 那时他许下梦想:等有钱了就接大妈进城,如果大妈不喜欢,就在老家给她建又大又漂亮的砖窑,让她安享晚年! 遗憾的是,一直到路遥去世,这个梦想也没能实现。 路遥去世时,李桂英已经76岁高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可能会压垮她。因此村干部决定封锁消息。 然而百密一疏。 一个小姑娘在聊天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路遥殁了,千真万确,连电视都播了!” 李桂英一听,瞬间两眼一黑,晕倒过去。小姑娘吓坏了,赶紧喊人来帮忙。 过了很久,李桂英才渐渐苏醒过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朝村口冲去,哭着喊着要去见路遥最后一面。 村民们赶紧拦着。李桂英泪眼满面,声嘶力竭地喊:“别拦着我啊!我要去见我的娃,我的娃啊!” 然而,路途遥远,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如何能走到西安城? 最终,李桂英抹了抹眼泪,一点点挪回家。她说:“我的心啊,那会儿就被掏走了……” 她的声音字字泣血,在场的村民都湿了眼眶。 此后每一天,李桂英都会坐在村口大树下的石头上,朝远方眺望。 那是路遥回家的必经之路,李桂英坐在那里等啊等,仿佛只要她一直守望,总有一天能再看见儿子回家的身影。 日复一日,那块石头表面被坐得越来越光滑,李桂英的白头发也越来越多。 往后余生,她只是一个心碎的母亲。 路遥去世后,李桂英的日子过得很苦,一把年纪还常常要拄着拐杖出去讨饭。 后来,随着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再次翻红,李桂英才被人们注意到。 很多人主动伸出援手,李桂英却惶恐得不敢接受。 淳朴了一辈子的她,认为不应该用儿子的名字捞好处。 而且在她心中,路遥并没有真正离开。她还是会每天坐在村口瞭望,等儿子回家,等一份希望。 后来,陕西陕西文化界为她募集捐款15000元,陕西作家协会每个月也会给她56元生活费。 老人家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更不敢接受。于是这些钱被存进银行,每个月取出200元利息,作为李桂英的生活费。 2004年,88岁的李桂英走完了她的一生。孤独守望十几年的她,终于能和路遥见面了。 李桂英虽然只是路遥的养母,却给予了他最无私、最诚挚的母爱。 如果没有她用这样伟大的母爱,为儿子铺就一条艰难的求学路,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大作家路遥。 正如诗人曹谷溪所说:"人心是一杆秤……她(李桂英)靠讨饭供养路遥读完了中学,为养育路遥付出了她所能做到的一切,献出了她的全部爱心!" 可以说,是李桂英成就了路遥。 当我们怀念路遥时,也应该记住他的养母,一个令人敬佩的名字——李桂英!
1992年,43岁的路遥,在西安病逝。老家延川县的村干部一得知消息,马上嘱咐村民
裂谷长河
2025-04-29 10:31:17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