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安徽合肥一位名媛出嫁,嫁妆铺了十条街。婚后16年,她接连生了14个孩

百年战争录 2025-04-29 11:44:06

1906年,安徽合肥一位名媛出嫁,嫁妆铺了十条街。婚后16年,她接连生了14个孩子,人们都说她有儿孙福。可出嫁时,路旁陌生老太太说的一句丧气话,在她36岁命悬一线的时候,竟然应验了!   这位名媛叫陆英,出嫁那天,送亲队迤逦了十里长街,是同为民国名媛的林徽因、陆小曼都难以企及的。

当时,无数街坊路人围观,在一片“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的祝福声中,唯独一陌生老太太冷冷地说:“岂不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通俗点说就是:婚事办得太张扬,新娘子未必有好命。

而事实果然如她所言,陆英在36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而溘然离世。

那么,她的婚礼为何会办得如此耀目呢?

原因在于,为了贴合张家的显赫财势。

陆英的父亲陆静溪,是扬州有名的盐商,他的夫人则是李鸿章的侄女。张家的富有程度令人咋舌。

从陆英11岁起,母亲便开始为她准备嫁妆。等到她21岁出嫁时,嫁妆的数量超乎想象。

大到紫檀家具,小到扫帚簸箕,都挂满了银饰。光是梳妆盒就有40多只,里面装满翡翠宝玉和金银首饰。

陆英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能娶到她的,自然也不会是泛泛之辈。   她的丈夫叫张武龄,祖父张树声是晚清洋务专家。张家有良田万亩,和陆家门当户对。

他们的结合,缘于那个时代常见的包办婚姻。结婚之前,均未曾谋面。

新婚之夜,当红盖头被掀开时,张武龄瞬间便爱上了陆英,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

可有经验的老人却说:新娘子太漂亮,可能不会长寿。   陆英一结婚,便肩负起为张家开枝散叶的任务。

在旧时代,这是女人天然的使命,陆英这样的豪门千金也无法逃脱。

张家的后人,到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很少了。公婆总是明里暗里提醒陆英,让她的肚子争点气。

陆英生下第一胎,是个女儿,张家人也没有说什么;

生下第二胎,还是女儿,家里人有些躁动,但也没有当面抱怨;

生下第三胎,仍是女儿,这时大家看她的眼神有些着急了。

陆英自己更着急,她深知如果生不出儿子,以后在张府难以立足。

后来,她怀上第四胎,终于是个儿子。然而,她分娩时大出血,孩子没能保住。

张家上下痛心不已,纷纷把矛头指向陆英,说是她害死了孩子。   好在张武龄是个明理之人,他心疼妻子,便带着她离开家,住到苏州去了。

在苏州,陆英过上清静而舒心的生活,同时不忘为张家延续香火的重任。   陆英嫁给张武龄16年,为他生下14个孩子。不过活下来的只有9个,5个儿子和4个女儿。

四个女儿长大后,被称为“合肥四姐妹”,名气之大,与“宋家三姐妹”几乎不相上下。

后来,四姐妹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小生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汉学家傅汉思。一门四女都嫁给了知名人物,堪称传奇。   可是很遗憾,陆英没能看到女儿们结婚,甚至没能陪伴她们长大,便早早离去。

那是刚生完第14个孩子不久,她因为牙疼去了医院。结果常规的拔牙过后,她却血流不止。

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陆英流血去世。后来人们推测,陆英应该是患上“坏血病”。

据二女儿张允和回忆,陆英临死前,拉着她的手对她说:

“你们的父亲虽然这些年和我琴瑟和谐,但他总是个不谙世事的书生,必会在我死后不久另娶新欢。我最担心新夫人是贪图张家财富而嫁进张家的,要是她对你们不好怎么办......”

这是一个母亲,离世前最深的担忧。而她的担忧,后来确实出现了。

陆英去世时只有36岁。那一年,张武龄32岁,正当壮年,很快便娶了21岁的小媳妇。

这个小媳妇对孩子们并不好,在家常常发生激烈矛盾。张武龄对她的宠爱,让她更加肆无忌惮地为难孩子们,还差点中断四姐妹的学业。

好在,陆英有先见之明,在去世前为孩子们留下了一条后路。   当时陆英躺在病床上,叫来张家所有佣人,给了他们每人200大洋,然后说:“请好好照顾我的孩子们,直到他们成年。”

其实,即使没有这200大洋,佣人们也会心甘情愿照顾好孩子们。

因为陆英生前对佣人很好,不仅照顾吃穿用度,还教他们认字读书。很多在张家干了几年的佣人,都可以自己写家书了。

因此,这些佣人都遵守了跟陆英生前的约定,尽心照顾孩子们长大成人,有的甚至带大了张家的第三代。

或许,这就是陆英生前种下的善因,延续到孩子们身上的善果。   陆英短暂的一生只有36年,虽富贵至极,也曾得到幸福,但终归是令人惋惜的。

她的孩子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固然值得骄傲。

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她真的愿意耗尽性命去生那么多孩子吗?

不!

她只是太懂事,太顺从,为张家频繁生育,最终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可见,毫无底线一味地付出,结果往往不甚理想。

女人在为家庭付出的同时,可以稍微自私一点,多关爱自己一些。

只有学会爱自己,生活才会变成你喜欢的模样。

0 阅读:140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