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说,或多或少,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但是唐朝,那真的是全面开花,基本上各方面都做得不错。
比如,政治上,唐朝结束了隋末的混乱局面,完成了统一;外交上,周边的国家对他俯首称臣,都认他做大哥,而且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朝更加稳定;经济上,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和平环境使得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的长足发展,经济上无比繁荣。
军事上,版图辽阔,军事上完全有能力镇得住四方。文化上,锐意经史,倡导儒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有唐诗,绝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的丰碑。
那么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从一文一武两个方面,来说说唐朝强盛的具体表现。
先说“武”这一方面。强者,力量也。最能代表力量的就是军事了。唐朝,至少在中前期,那是一路开疆拓土,把周边的国家给打服了,才奠定自己霸主的地位。
这里举一个大家最感兴趣的例子,就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中日白江口海战。此次海战吊打日本,打掉了日本千年侵略野心,一举奠定了东亚格局。
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公元6世纪时,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因为不服管教,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
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持下,大举入侵新罗国,新罗军接连败北,新罗武烈王向中国求救。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统帅,率13万唐军东渡讨伐百济。7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被俘往长安,百济王朝崩溃。
公元661年,百济僧人道琛联络百济遗臣密谋复国,两次派使者前往日本乞援,并请求放还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王子丰璋。662年春,日本天智天皇命阿昙比罗夫率170艘战船,护送百济王子回国。百济王子归国后,被扶为百济王,组织百济遗民对抗唐军,其间,日本企图在朝鲜半岛扶持亲日政权,向百济政权提供了大量援助。
但好景不长,公元663年,刚刚拼凑起来的百济朝廷,因为内部权利划分不均而发生内讧,因百济王子要求,日本派重兵入朝,白江口海战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当日本出兵支援百济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唐高宗当即派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率军增援,会合百济作战的刘仁轨、刘仁愿军。9月,唐军会合,刘仁轨决定先攻取“群凶所聚”的百济军巢穴周留城,认为“若克周留,诸城自下”。
于是唐军分为二路: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将领金法敏率军从陆路前往周留城;刘仁轨则与部将杜爽,及百济降将扶余隆率战船护送粮船,由熊津沿白江(今韩国锦江)而下,从水陆前往周留城,以便水陆同举,攻打周留。
27日,日本支援百济的水军先头船只在白江口遭遇刘仁轨军,双方进行交战,日军不利而退。
28日,日军将领和百济国王会商,认为日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仅百余艘,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盲目的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
于是,未加整顿部署,便“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双方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军“左右夹船绕战”,打乱了日军阵形,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一时间“海水尽赤”,就是说,海水被敌人的鲜血染红了,数万日军或溺死、或被唐军捕获。
在白江口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
说完了“武”的,再说“文”的。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的文化,那真是由内向外影响着全世界。
在当时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国,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为突出。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
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当时亚非地区和唐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包括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这些国家都与唐朝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人数众多,不断来到唐朝。
在这其中,日本曾数次派来遣唐使学习唐的先进思想、管理制度,建筑、音乐、饮食等方面对唐文化全面汲取。历史书中提到的阿倍仲麻吕就是一个来唐学习的典型。朝鲜半岛景象向唐遣送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中央仿唐朝三省六部设立机构,新罗的姓氏制度与民间的节日都收到唐文化的影响。
唐朝,经过前面几代君王的努力,在高宗时期和玄宗前期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国内富庶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此时的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一派盛世景象。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无论对当时的世界,还是此后千年的华夏文明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在世界各地保留着对中国人称呼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