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一起聊了关于社交的一些问题,比如社交是怎么发展的,先要有社交的意识,然后能够遵守社交规则,之后才是能够在游戏中回应别人发起的社交行为,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回应别人发起的社交行为后,我们就要教授孩子如何主动的发起社交行为。最后我们要教授孩子社交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很多家长就会问,我们应该如何教授孩子社交呢?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教授社交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社交需要具备哪些先备技能
举个例子来说:早晨我们上班时,遇到熟悉的人,会微笑地挥手打招呼说:“早上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社交互动,微笑和挥手打招呼就是非语言的互动,而说早上好就是语言的互动。那完成这个简单的社交互动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第一点,对人的关注。也就是能够觉察出人的存在的能力。我们在测评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对于人的关注是少于对物的关注的,当老师进入教室时或者老师在和家长在沟通孩子的情况时,小朋友很多时候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会关注老师或者妈妈在讲什么。
第二,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进行社交一定是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的,能够进行对玩具或者简单动词的要求,越复杂的游戏需要孩子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越高,比如: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描述规则时,用语言的表达肯定是更简单更方便的。那么很多家长就问了,是不是没有语言就不能做社交互动了,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小朋友要有对于肢体的控制能力,因为社交互动中,不仅仅有语言互动,同时还需要有肢体的互动,例如刚刚举过的例子,我们在打招呼的时候,不仅仅会说“早上好”,同时还有挥手的动作,那么如果小朋友挥挥手不能不算是和我们的互动吧。
2、怎么产生社交互动?
首先是具备社交的意愿,简单来说,就是想要和人一起玩的动机,这是产生社交的先决条件。在观察中发现,很多谱系的小朋友相比较而言,更喜欢独立游戏,与物的互动比对人的多。那么很多家长就问了,我们如何让小朋友和我产生互动呢?那么就说到了建立动机。我们之所以喜欢和人互动,是因为和人玩比和物玩更有趣,那么我们在建立动机的时候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游戏更有趣,我们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玩橡皮泥,那么如果我们给小朋友一个完全密封的橡皮泥,小朋友想要玩橡皮泥需要把盒子打开,这个时候我们帮助他打开了盒子,那么他下次想要玩橡皮泥却又打不开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就是想要我们帮助他打开了,这样互动就产生了。
3、为什么老师不直接上社交
而是先带孩子玩?
因为社交一定是要有媒介的呀,越小年龄段的小朋友他们的互动一定是基于一定的媒介来进行的,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两个3岁的小朋友,他们会怎么互动呢?大部分的情况下是一起玩玩具或者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像我们大人一样纯粹的聊天。那比如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玩具的时候,小朋友都不会玩,他怎么能够产生更多的互动呢?积木不会搭,轨道车不知道放在哪里,水果切切乐,我只能切了然后拼上去,拼好再切,那么就没有互动的契机了。所以玩玩具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社交契机。
4、会玩的孩子怎样参与社交活动?
当小朋友有了想要和人玩的意愿,我们就要开始教授孩子遵守社交规则了,比如:等待。继续以橡皮泥为例:当小朋友要求我们打开橡皮泥的盒子时,我们可以将橡皮泥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慢慢地打开,小朋友由于喜欢玩橡皮泥,这个时候会一直地关注橡皮泥,而橡皮泥又在我们的面前,所以会同时看向打开橡皮泥的这个人,而且我们是慢慢打开橡皮泥的盒子,所以小朋友没有办法马上得到这个橡皮泥,所以必须等待。这样一个社交规则,等待就在教授了。
5、社交活动中怎么引导孩子
回应别人?
当孩子理解了社交规则时,我们就可以教授孩子如何回应别人发起的社交行为了,继续以橡皮泥为例,当每次小朋友想要玩橡皮泥都要我们帮助打开的时候,我们就和小朋友建立了一种比较好的信任关系,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发一些简单的请求,比如:给小朋友两个橡皮泥,然后对他说:“分我一个吧。”辅助小朋友放在自己手上,然后马上给他一个更大的橡皮泥,并且跟他说:“你有分享给我,我也把我的分享给你。”切记,我们在进行社交训练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强迫者的角色。小朋友和我们进行社交是为了更有趣,而不是不断地失去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小朋友会主动地回应别人的发起的社交时,后面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环节,让小朋友主动地发起社交了。继续以橡皮泥为例,我们在和小朋友一起玩橡皮泥时,可以设计一些多样性的玩法,如:烤甜甜圈,将橡皮泥搓成条以后头尾相连,做成甜甜圈放进烤箱(玩具)内进行烘烤,然后我们可以拿起自己的甜甜圈给小朋友拿给小朋友说:“你来尝一尝。”然后引导小朋友拿起自己的甜甜圈给自己尝一尝,然后我们要特别夸张地说:“啊呜,真的是太好吃了。”下次做成甜甜圈时候,我们就可以等待小朋友会不会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甜甜圈了。
6、和大人玩的好就可以和
小朋友一起玩吗?
这些都是我们和小朋友的互动,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家长说,小朋友和我玩的可好了,但是和小朋友之间就是没办法长时间的互动。这就说到小朋友的泛化能力,因为大人和小朋友互动时,我们会更多的听从小朋友的安排,当小朋友不能快速反应的时候呢,我们也会等待小朋友的反应,大人会更多的包容性,但是小朋友不会啊,小朋友的反应都是很迅速的。所以在和小朋友进行社交互动的时候,一定是需要我们大人的帮助的。
总结
我们再看看社交的一些基本顺序,首先是有社交的意愿,就是想和人玩的动机,我们在进行动机建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游戏更有趣,让我们成为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在有动机的基础上,小朋友要能够遵守规则,如:轮流、等待。第三,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回应社交。第四,能够主动地发起社交。当这些已经建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解决社交情境里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交技巧了。
提示
在教授社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孩子的游戏进行教授,每一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交方式,小年龄段更多的是肢体互动,2-3岁的小朋友会以玩具为媒介进行社交,3岁以上的小朋友会以游戏为媒介进行社交,4岁以上的小朋友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技巧来解决社交中的不同问题,我们要选择适合小朋友的方式来尽心社交,那么专业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以VB-MAPP测评工具来了解孩子的整体水平,但不是只有VB-MAPP就可以测出所有小朋友的能力,大年龄段的小朋友我们也会考虑用课程本位评估工具来了解孩子的水平,甚至有些小朋友需要用到ABLLS-R来测评孩子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是进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