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人手不够时,娃反而更好带了!

夏天陈小舒 2024-04-24 22:01:00

自从家里有了闪闪后,哥哥姐姐的户外活动基本都被爸爸接手了。

赶上澳洲学校4月假期,队友带着哥哥姐姐去新疆可可托海滑雪训练,而我因为处理工作加照顾小妹妹选择留守成都。想到要跟两个娃分开好久,出发前我心里空空的,一直有些担心,反复跟他们说,要听爸爸的话,滑雪注意安全,快和帅气都不如你的安全重要!!!

到了可可托海后,队友也经常和我跟进两姐弟的行踪,看着爸爸一个人要接送、管吃管喝、要带着刷山,在酒店要洗衣服,要给女儿扎辫子,要洗澡哄睡......居然干得不错,一颗悬着的心又慢慢悠悠飘下来。

△ 新疆菜很好吃!面条是妞妞的最爱,

酒酒说他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饱过,牛奶好喝!

之前旅游式滑雪,教练会全程带着孩子们上下山。这次是正式训练,一个教练在山下,一个助教在山上,孩子们只能自己上下山。两姐弟扛着板往缆车外架好,后面的人就刷刷往里挤,然后他们就没位置上缆车了😂。

队友一开始只好跟着娃上上下下,后来他累到不行,跟教练说你们没人带小孩上山,明天我们不来了!教练说我们这是专业训练,你让孩子试试嘛…...后来队友真的放手让娃自己上上下下,竟也没有问题。

姐弟俩现在都可以自己穿脱雪靴,自己扛板,自己坐缆车了。出门在外没有人围着帮忙,爸爸和孩子们都得支棱起来,孩子们变得更独立了,爸爸也成长了~

从这一两次爸爸带娃的经历,去年也是爸爸带两娃去的东北,我终于体会到:

娃稍微大一点,单独一个家长带两个孩子出门,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带——孩子们也会看大人脸色,知道大人照顾不过来,怕走丢,不用你牵着,他都会紧紧跟着,也不提要求,要这要那了,因为知道爸爸都不会无限满足他们的要求(会发火的😂)。

△ 跟着爸爸走,到雪山脚下也有冰淇淋吃

和周围的妈妈们聊天,发现大家也有类似的体会,就是:有时候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娃反而是更好带的。帮忙的人太多了,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一点阻碍。

身边的朋友,凡是两口子自己带娃的,孩子都很好带。不是说两口子带娃就不累了,只是不像人手充足的家庭一样有那么多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夫妻俩可能会选择更省事的方式养娃,娃也习惯了大人相对低密度的关注。

就拿睡觉这件事来说,两口子带娃只想让孩子早点睡,如果家里有很多人可以陪着娃一起玩,娃就不要那么早上床了,不花一番功夫太难让孩子静下来睡觉。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是朋友家发生的事情,她女儿出生不久过敏很严重,去华西医院看病时,朋友就跟医生说:孩子不舒服,真的超级难带,睡觉时一定要几个大人轮流抱着,白天抱晚上也抱,真的是放不下,一放下就醒。

当时那个医生说的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医生眼也没抬,淡淡地说:那是因为你们家带孩子的人太多了。

真 · 一针见血,虽然一开始很难接受,但好像确实有点道理,如果人少的话,总有抱累放手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把娃放下的结果,把娃放醒又能怎样?最差的结果还不就是抱起来,但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家里帮手多了,才会接力抱娃,永远放不下。

带娃的任务并不会随着人多而减轻,大家都想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活越做越细,原本没有的活现在也有了,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不减反增。

人手一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大家互相监督、提意见,对照顾孩子的人来说是一种压力。

我承认有人看着我做妈妈时,哪怕他们没有指手画脚,我都会有压力,想着我要把孩子管到什么样,我是不是该做一些符合大家期待的、妈妈这时候应该怎么做的行为。

就像公共场合孩子闹腾,周围人都等着看这个家长怎么管住自家孩子,哪怕我们私底下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坐不住要闹太正常。

但处于社交压力当下的我们,只会想着要赶紧让孩子安静下来,越是急就越容易行为语气都变形,做出打骂孩子的举动,虽然未必能让孩子立马安静下来,孩子可能哇哇大哭,至少让围观群众看到我们已经在努力。

在家也是,孩子没有吃好饭,我心里想的是饿一顿不会怎样,下一顿就知道要吃饱了。但家里老人看到孩子不吃饭很紧张,然后我就会觉得要做点什么来减轻老人的焦虑,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凶孩子好好吃饭。

还有我对队友说,你不要给孩子吃冰淇淋!但是下次有特殊情况,我想给孩子吃冰淇淋时,我就会犹豫,怕队友看到,觉得我没有原则:你看吧,你的原则都是对别人的,你就可以给冰淇淋,我给就要被说……

只有独自带娃时,我才能无所顾忌做家长。我的精力只需要花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不需要再付出其它情绪劳动,不需要凶孩子,也不会和围观的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想怎么带就怎么带,然后孩子也特别地听话。

△ 给颗草莓就灿烂✌

搞笑的是,除了我,队友也是这么想的——

我们所有人都担心队友带孩子很凶,觉得他脾气大,想给他带,又不想给他带,看到他带孩子就会很急,“你怎么这样对孩子!”

但是队友就觉得,那是因为你们在,我才这么凶,你们不在,我根本不用凶!(我们其他人在,孩子会想钻空子,要抱抱要安慰,他要更凶才能镇住娃)。

在我眼里队友对娃要求太高了!单词写不好,要罚抄一百遍,孩子默默抹眼泪,我当时超级生气,心想他(队友)真是疯了!哪怕以后孩子忘记了,我也会一直记着这些事情的!

当然,最后也没有写到一百遍。

队友坚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娃,虽然有时候我也受不了,但现在我会尽量不在他教育娃时和他唱反调。

因为我渐渐意识到,我看着队友管孩子,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我越是想干预他,他就越想证明自己的方法没问题,如果给他宽松的环境,让他自己带娃,矛盾会少很多。

事实证明,虽然队友平时对孩子们很严格(凶…),但怎么样是对自己好,孩子是很清楚的,他们知道爸爸是爱他们、为他们好才这样严格。

在户外活动上,队友管得比较多,孩子们也很信任爸爸。去新疆前,有天晚上我问酒酒,如果你拿到奖杯,你会跟爸爸还是妈妈分享? (酒酒之前说要送给妹妹)酒酒毫不犹豫地说:

爸爸!因为是他给我请的教练,爸爸陪我一起训练。

哪怕他平时睡觉更喜欢找妈妈,哪怕爸爸平时凶了他。严格但是给足了安全感,爸爸和娃们有自己的相处模式,要相信爸爸能把娃带好~

带的人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能“求助”的人少了,很多事只能自己完成,被迫独立,渐渐地越来越独立。

我们家两个娃从小的活,家里人都事无巨细给包圆了,几乎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小小孩阶段这个问题还不明显,上了小学后,娃与娃之间自理能力的差距就已经拉开了。

有些孩子已经能自己去公园玩、遛狗、收拾书包和衣服、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我们家的孩子还记不住事,每天要穿什么、带什么,有哪些作业,都需要大人提醒和帮忙。

△ 收拾行李时,叫妞妞去找她的电话手表,一小时后......

网上爆火的辛者库幼儿园,孩子们在学校摊大饼、烧菜、和面、刮鱼鳞、做木工......看了这个幼儿园,我会想,是不是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这么独立?

不是孩子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会独立,家长帮得太多,不敢放手。

其实幼儿园老师未必能时时刻刻站在孩子身边盯着孩子操作,在家大人带着孩子可能还更安全,很多家长对辛者库幼儿园很心动,真正让娃动刀用火、靠近油锅时还是担心占据上风。

我小时候是爸妈都很忙、没空管我,所以我很早就学会独立,习惯自己偷偷长大,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妈要给我穿毛线裤、秋衣,我就会反抗,哪怕在家穿上了,去学校中途也会脱下来。

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以为孩子们成长到一定年龄,ta自然就会想要独立、拒绝大人的帮助,主动成长只需要某时某刻某个契机。

后来我开始怀疑这个契机真的会来吗😂,预想中的孩子反抗、有自己主意的一幕并没有发生,家里两个娃现在都还是“任人捏圆搓扁”,你给ta套衣服,ta就伸手,你给ta端上来,ta就吃。

一直被照顾,孩子不见得会主动成长,而是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主动适应,习惯性地把大人的照顾当做理所应当,ta不会觉得这是有问题的。

大人不改变,孩子很难迈出那一步。越帮忙,孩子越需要帮忙,不仅孩子无法走向独立,大人也无法脱手。

最后我想说的是——

如果所有家庭成员们在带娃这件事上不过度内卷;

给负责照顾娃的家长留出有更宽松的教育环境,少一些指责和干预;

按捺住自己想帮忙的心、闲不住的手,只有我们开始放手,他们才能走向独立;

带娃这件事,说难也不难,适当放手、顺其自然~

△ 在贵州劳动的姐弟俩,磨玉米面😉

公共场合逼孩子道歉,爽到了谁?

养个娃,感觉对不起所有人…

这种管教方式,后患无穷

助理编辑:M.R.

0 阅读:0

夏天陈小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