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技巧,不知不觉就瘦下来

夏天陈小舒 2024-05-08 22:04:38

新年的时候立了一个flag,减重到48公斤。

产后恢复到孕前体重用了5个月,回到了52公斤,但是52公斤不是我的“正常”状态,是瘦不回去的结果……

前不久朋友来墨尔本,我把疫情期间网购的牛仔裤都送给她了。因为一直在胖,胖到没有裤子穿,就一直买,而买的尺码总是跟不上我胖的速度,留下来N条没有穿过的小码牛仔裤。

下决心继续索取母乳喂养的福利,趁热打铁把体重减回到从前。不求最轻,但求能把以前的裙子衣服穿回去。

从52公斤到50公斤用了两个多月,原计划接下来用一年时间减回到48公斤,结果提前接近目标,达到48.几了。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实践多年,超实用又无敌简单,神不知鬼不觉的减重方法。

计算你的合理体重

在这一轮体重突破50公斤前,我的体重一直比较稳定,我在生小孩之前最胖是48.几公斤(冬天和春天),最瘦也在45公斤以上(夏天和秋天)。而我的身高是159厘米(最近测量是159.2)。可以用BMI公式推算出来,我的正常体重范围是:46.8~60.4公斤。

怎么算的呢?

BMI,全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国际上普遍将BMI 25.0~29.9kg/m2定义为超重,BMI≥30 kg/m2定义为肥胖,而考虑到相同BMI数值下,亚洲人的身体脂肪含量比白人更多,所以用于划分亚洲人肥胖和超重的BMI标准比西方白人更严格一些。

中国的研究人员基于本国的研究数据,在2006年提出了适用于中国成人的BMI标准:

正常BMI范围:18.5~23.9 kg/m2

超重:24.0~27.9 kg/m2

肥胖:≥28.0 kg/m2

按照公式倒推回来,18.5* 身高(米)2就是你的体重值下限;23.9* 身高(米)2就是你的体重值上限。

以我的身高1.59为例,我的合理体重下限就是18.5*1.59*1.59=46.8kg

大家算一算,你的合理体重范围是多重吧。

除了体重,也看腰围

腰围也可以用于衡量肥胖。

有部分人虽然从BMI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却顶着大肚腩,这种情况同样不健康。

因为不仅是脂肪的总含量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脂肪在身体中的分布,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对身体的影响尤为明显,腹部脂肪的堆积又被称为中心性肥胖,腰围则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指标。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成年男性腰围超过85cm,成年女性腰围超过80cm,定义为中心性肥胖。

腹部脂肪过多可以增加个人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为腹部脂肪直接反映了内脏脂肪的多寡,内脏脂肪释出的游离脂肪酸可以经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水平。内脏脂肪还会减弱胰岛素传递葡萄糖到细胞的能力,使得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超标,容易导致糖尿病。

不过还是提醒一句,女性有点小肚子是很正常的,你不太可能既没有小肚子,又有翘臀,那种图片都是靠体态保持(吸气)+修图修出来的……女人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啦~

我即使最瘦的时候也有肚子,当然是可以运动增肌改善,但即便没有马甲线,我也全然接受这样的身材,真实的、自然美~

轻一点,但不要太轻

关于体重,我个人倾向于尽量轻一点。

胖了以后,颜值确实受到影响。照片里的双下巴,修图软件看了都要自动重启。

身材走形导致衣柜得大换血。因为多年以来都是47-48公斤这个体重,我的衣服也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体重买的。体重低一点,人更轻盈一些,关节的负担也会比较小。

肥胖和很多疾病都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列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都已经被证实与肥胖有关。肥胖甚至是影响糖尿病的风险中最为强烈的一个独立因素,占到总风险的80%-85%。研究显示,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以比BMI<22的人高出80倍。

但是太轻、太瘦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人会看起来有点干瘪,拍照可能还好,真人看起来会显得有点凶。一些健康风险也是和低体重相关的,包括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症、肌肉力量下降、体温过低和免疫力下降等,总之也影响健康寿命。此外,体重过轻的女性比健康体重的女性怀孕更难受孕,也更容易流产。

所以,瘦要适度,BMI最好别低于18.5。太瘦了,从美、从健康角度,都没必要。

几个实用的减重小技巧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一些科学靠谱的减重方法:

同事看了我之前写的一篇稿子,瘦了十斤

就离谱,外卖平台上卖减肥针?!

只做了一个改变,终于实现了降糖还减肥!

这种饮食法减肥效果好,但是太不健康!

说到底,减重最关键的两点:1是减少能量摄入,2是增加能量消耗。

但对于我这样只能碎片化运动(实在做不到长期规律运动),饮食上也不想太苛求自己(遇到好吃的,也想要放纵一下)的人来说,几乎所有的“科学”减重方法都需要计算能量和进餐时间,让我觉得太多约束,望而生畏。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多年实践下来,动静特别小,缓慢减重的小技巧吧:

1

Control Weight

三餐正常吃,不要吃撑

从吃饱到吃撑,是有一定容量空间的。

每次回国和朋友聚餐,以及旅游时吃自助餐的时候体会最明显,如果食物选择很多,很好吃,吃饱了后还能吃很多……家里有时候做的菜太多了,也很容易会在吃饱后,再多加一点……

所以家里做饭菜,规划好饭菜的量,不要做太多。争取每天有不同的蔬菜,但不求餐餐N个菜。

强烈推荐杂粮米饭,需要多咀嚼,减少食量又饱腹感强。最近换了高压锅,杂豆蒸得特别软糯,气味香,口感好,需要更多咀嚼——仅仅是细嚼慢咽这个动作就能让你少吃(后面还会说)。

提醒自己,吃饱即可,及时收手!

2

Control Weight

早点刷牙,克制加餐冲动

控制体重这件事对每个人的难度系数是不同的,你可能得花一点时间分析一下你的个体情况,以及,你是怎么胖起来的?

我胖起来的原因是疫情期间关家里憋闷得慌,靠深夜加餐排解,很快就吃胖了。之后生活方式回去了,体重再次稳定下来。

如果说因为太饿了,睡不好觉,吃一点点果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在很饿的情况下,只吃一点点需要太强的克制力。几乎每一次都是,只要一吃,就不止吃一点……

早点刷牙,有助于克制食欲。

3

Control Weight

嚼口香糖

很多口香糖都用的是糖醇类代糖,比如木糖醇,作为其甜味剂,糖醇类本身能量非常低,还能保护牙齿,因为我们口腔中的细菌能以糖醇为食物,但是却无法代谢它,最终就会因为代谢失调而阻碍生长。

咀嚼会刺激你产生更多的唾液,唾液可以充当牙齿的缓冲剂,并带走牙齿上积聚的细菌和酸;更多的唾液分泌还可以中和胃酸,减少反酸。

嚼口香糖还能有助于减肥。

嚼口香糖无法帮你燃烧脂肪,但它可以避免摄入不必要的能量。饭后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表明用餐已经结束,并减少吃零食的冲动。下午和深夜吃零食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热量的摄入,口香糖能分散人们在两餐之间选择零食的注意力。

发表在《心理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咀嚼的刺激可以降低食欲,减少人们在白天暴饮暴食。

我家两娃放学路上在车里吵闹,影响队友开车,我们想到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人一颗口香糖,一路吃回家。孩子们在去贵州的时候也带了一盒益达,一路上分给小伙伴们。吃着口香糖就忘记了要吃零食了,还保护牙齿,一举多得。

最后再补充一个嚼口香糖不为人知的好处,有研究表明,嚼口香糖可以增强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早上的皮质醇水平,促进幸福感和工作表现。所以队友开车时吃一颗,也可以减少注意力被孩子们分散,以及路怒😂

我看确实有研究发现,因为增加专注力,走路时嚼口香糖可能会鼓励人们走得更快,消耗更多的能量,有助于防止与年龄相关的体重增加。

不过也提醒大家,不久嚼。一些人咀嚼久了会容易头疼,另外,糖醇类吃太多了也不好,可能导致胀气和肠道不适。一天一两粒,没问题~

4

Control Weight

选对水果

前阵子在国内,很爱吃草莓🍓~ 酸甜适度又多汁。

最近很爱吃西瓜和苹果。小颗的,甜苹果。超市里的苹果种类很多,太酸的不爱吃,太大的又嫌多,小苹果不多不少刚刚好~

哪怕甜,吃完整水果也不太会影响你的血糖(很多水果因为纤维含量高,反而有利于血糖稳定)。研究发现,多吃新鲜水果可能有利于糖尿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注:此处一级预防指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指预防并发症)。

一个关于水果对健康的影响荟萃分析,总结了过去关于水果的综述性研究,结论是:

未发现水果有任何负面健康影响;

每天增加一份水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冠心病和口腔癌症风险;

每天额外增加200克水果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当水果摄入增加到每天100-500克,能够降低二型糖尿病风险8%-12%。

大部分水果的能量其实都很低,100克米饭的能量大约130卡路里,100克苹果的能量大约50大卡;100克的橙子约47大卡;100克西瓜的热量大约是30大卡。

因为纤维含量高,有利于肠道健康,同时饱腹感比较强,消化比较慢,下午或者餐前一颗小苹果,晚饭的分量就自然减少了。

水果含有较高水分、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对皮肤和总体的健康都有好处。晚上饿了,实在需要加餐,水分充足、能量低的水果也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运动,我已经不再强求自己了……每天参加体育项目或健身不适合现在的我,碎片化运动也可以!能站就不坐,能走路时就走路,做做家务,带孩子们出门也算。

以上边上我的无痛减肥技巧,希望其中有能够为你所用的招数❤️

1 阅读:145

夏天陈小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