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后唐朝高层各方势力的角逐酿成唐隆政变,韦后母女等被杀

史海撷英 2024-07-21 09:55:03

气势恢宏的大唐王朝历史上,有过很多次令人震撼的“宫廷政变”,这些起于皇宫萧墙之内的战争,不仅有权利更迭转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也推动着大唐王朝不断前行。在唐王朝诸多“政变”中,发生在唐隆元年(710年)7月末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政变,对于之后的大唐王朝历史走向有着深远意义。那么历史上的“唐隆政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武则天晚年病重期间,也就是神龙元年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李显等宗室成员联络朝中一些实权派大臣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因为相王李旦有诛杀张易之兄弟之功,加相王李旦封号为安国相王,任命他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又为他加实封。

这场政变之后,李显顺利登上了皇位。但武则天崩逝后,皇位更迭,势必也引发朝局动荡,以及各种政治势力集团相互之间的权力争夺。在这种情形下,李显的皇位似乎坐得很不稳定,因此他也倍感压力。而在几股政治势力派系中,李显的皇后韦氏无疑是权力上升最快,也是野心最大的一位。

武则天在世时,韦氏跟李显时常受到武则天打压,平日里也是唯唯诺诺。即便有政治野心,也无法得到施展。但李显登基后,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李显做了皇帝,按照惯例韦氏便被升格成了皇后,并且韦氏也是出生名门望族,有一定政治根基。而且她最喜欢的女儿安乐公主还嫁给了武三思。因此,韦皇后不止掌管后宫,同时与武三思勾结,权力甚至伸向了朝堂之上。

后来武三思虽然在“景龙政变”中被李显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李重俊诛杀。但同时李重俊也在那次政变后被李显斩首示众。在那次政变之后,韦皇后不仅把武三思那些安插在朝堂上的残余势力收归己有,而且还在帮助李显平叛太子李重俊政变时立了功劳。因此,韦皇后成了李显最值得信赖的人,并且权力进一步加大。

韦皇后

权力往往容易让人野心膨胀,韦皇后从嫁给李显后,几乎一直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下。而当她以皇后的身份获得了巨大权力之后,不免内心也会产生效仿武则天的举动,成为“第二个女皇”。

在景龙政变后,李显登基时立太子李重俊,由于发动政变,最终被诛杀。于是当时大唐帝国便出现了“太子空缺”的情况。由于韦皇后没有自己的儿子,只有一个安乐公主。因此,韦皇后便撺掇李显立了一个年幼的皇子做太子。在这种情形下,韦皇后又开始联合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把李显鸩杀,从而韦皇后便能掌控实权,然后在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在《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史料里,都曾记录:在景龙四年六月壬午日(710年7月3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密谋,在唐中宗李显最喜欢吃的饼里下了剧毒。李显吃了饼后“腹疼难忍”,不久便暴崩。“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

李显驾崩后,尚未成年的太子李重茂登基成了皇帝。而韦皇后则以太后的身份开始摄政。那时候,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志得意满,以为大唐朝的形势,正在按照他们母女二人的谋划发展,或许不久后,韦皇后就能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但处在权力带来兴奋中的韦皇后,却忽略了大唐王朝中另一股政治势力。那便是李唐宗室和张柬之等人形成的政治同盟。

当年这些人和李显一起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从而让李显当上了皇帝。在李显做皇帝的五年时间里,这股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强大。并且李旦、太平公主、张柬之等人参与主导过“神龙政变”,也为他们这个政治集团积累了丰富的“政变经验”。

李隆基

随着韦皇后摄政专权,势必在权力上会跟以李旦、太平公主等人为首的宗室政治集团形成冲突矛盾。在这种情形下,李旦、太平公主等人便再次开始谋划发动“政变”。而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后来大唐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在这次政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时被人称作“三郎”的李隆基,虽然年纪刚二十出头。但拥有超强的谋略,以及过人的胆识。他凭借“宗室代表人物李旦三公子”的身份,拉拢聚集了一批英勇善战的武将。并且整个政变前期谋划,几乎都是李隆基代表他父亲跟太平公主,以及朝中大臣进行商议。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作为“政变”先锋官,带领一众兵马向皇城杀来,快速将守卫皇宫内城的羽领军首领斩杀,随后收降了羽林军。后来他带着政变部队,从玄武门杀入皇宫,一鼓作气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党羽几十人。

李隆基果断的军事杀戮令人震撼,同时也让参与政变的宗室成员及文武大臣敬佩。政变成功后,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小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叔叔李旦。随后李旦把年号改为“唐隆”,而这场政变也被称为“唐隆政变”。并且由于李隆基发动政变立了大功,因此,他也被李旦册立为太子。

这场在历史上被称为“唐隆政变”的宫廷军事行动,不仅造成皇权转换,同时也把大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推上了历史舞台。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扫除韦氏集团后,逼迫李重茂让位给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他即位后是为唐睿宗。不过此后的朝堂仍不平静,原因是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起了对抗,而睿宗无法处理此局面,即位三年后“禅位”给李隆基。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曾给“唐隆政变”给予这样的评价:“临淄王之诛韦氏,不启相王,豪杰之识!”

李隆基

李隆基其人可谓是有勇有谋。在著名的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后,唐朝的接连几位皇帝,几乎都是在他人的推动下继承帝位的。李隆基却是通过多番谋略,为自己谋得了皇帝的位置。

作为唐朝的皇室子弟,究竟李隆基为何会发动“唐隆政变”?李隆基的弟弟李重茂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揭示了真相。李隆基进行“唐隆政变”的真实原因,可以说是非常的现实。探究这个问题,可以逐步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讨。

盛世大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王朝之一。作为封建帝制的统治者,“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伟人所敬仰的人物。而所谓“唐宗”,就是指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将唐朝带向了繁荣富强。

纵观整个盛唐历史,能够与唐太宗李世民共享盛名的皇帝除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了。武则天在位统治期间被称之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说明其治下有方。可惜的是武则天执政时不断遭遇兵败,丧师失地的事情也不少,而且她的领导能力并没有遗传到她的儿子李显身上。

有人通过对唐朝历代人物的分析,认为武则天将自己的政治家能力,隔代遗产给了自己的孙子李隆基身上。继“贞观遗风”之后,唐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色的皇帝。直到李隆基凭借着“开元盛世”跻身著名皇帝的行列中。

玄武门之变

除了著名皇帝之外,唐朝的政治情况也是问题成因的关键。众所周知,唐朝是从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开始的。事实上,若说起唐朝的政治统治,还是要从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说起。

“玄武门事变”是指李世民弑兄逼父,登上皇帝宝座。虽然后世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谋略深感认同,但是这种堪称残暴的上位手段却给整个唐朝都埋下了抢夺权利的伏笔。李世民传位给李治之后,因为政治能力能胜一筹,所以武则天自然而然开始抢夺皇位。

武则天之后,李显发动了“神龙革命”将政权重新夺回到李家人的手中。看似是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在复辟李唐,执掌大任。其实“神龙政变”的背后有着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甚至李显的妻子后来的韦皇后等多方势力在进行交织。

几股政治势力在李显成为了皇帝之后,开始逐渐进行分裂。其中,韦皇后的势力不断地在强大,甚至生出了想做“则天皇帝第二”的想法。这严重刺激到了同样想要更大权力的太平公主。直到李显驾崩后,韦皇后的政治野心彻底暴露了出来。

唐中宗李显驾崩后,继承帝位的李重茂实际上就是韦皇后的傀儡。太平公主不能容忍韦皇后一手遮天,于是和李旦等人制定策略,决定让李重茂失去帝位。换言之就是通过让李重茂下马,从而将韦皇后为首的一干人等手中的统治权力抢夺回来。

太平公主

李隆基在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发动了著名的“唐隆政变”。唐隆政变主要是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杀了当时掌握实权的韦皇后和安阳公主等人。这次政变彻底宣告了以韦皇后为首的政治集权的覆灭。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为了粉碎韦皇后而发起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让实际权力恢复到李氏子弟手中。问题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在发动政变之后,迫使当时的皇帝李重茂禅位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难道,李重茂就不是李氏子孙么?

任何政变都需要一个能让天下人信服的名头,而“恢复李氏子弟实权,铲除奸后”就是一个不错的名目。事实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对于韦皇后的铲除,不过是抢夺其政治权力的一种常见手段罢了。李旦继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李隆基看似并没有从政变中谋得好处,实际上却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太子。为了防止自己登上帝位的事情有变动,李旦一驾崩,李隆基就将早已软禁的李重茂秘密处决了。

1 阅读:190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